央广网珠海8月27日消息(记者郭翔宇 官文清)风云激荡40年,1980年,深圳、珠海和汕头三个经济特区横空出世,各自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差异化走出了不同凡响的发展之路。

  其中,毗邻澳门的珠海,在“四十不惑的大考”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尤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珠海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在全国首开“科技重奖”先河,厚植下创新发展的土壤。此后,珠海不断统筹规划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持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如今,珠海正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两点两廊”建设机遇,加强珠澳科技创新合作,扎实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成珠江口西岸科技创新高地。

 

  敢为人先

  率先设立科技重奖引人才

  位于珠海香洲区石花西路56号的亚仿集团,为国家火炬计划第一批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该企业专业从事以网络和嵌入式技术为核心的仿真、控制、IT系统及智能电子产品的研发及工程,其专业仿真系统一直为国内市场之最。

  作为企业的创始人,游景玉的名字如今并不被太多人熟知,但1992年获得珠海科技重奖的经历,却让她一度闻名全国,也让她的命运与珠海经济特区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二届科技重奖获得者游景玉(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1月份以来,我们正在做澳门挡潮闸的项目,是澳门很大一个民生工程,这段时间以来我没有星期六星期天,晚上也加班,所以比较忙,桌子也没怎么收拾。”

  每天工作超12个小时,周末也不休息。在见到记者之前,游景玉前一天晚上还一直忙到深夜11点半……很难想象眼前这位带着智能手表、伏在圆桌前讨论工程进度的老人今年已经81岁。

  1992年,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下,珠海率先设立科技重奖,开启了全国“重奖”科技人员的先河。轿车、住房、高额奖金……丰厚的奖励轰动一时。

  作为第二届科技重奖获得者的游景玉却坦言,鲜花和掌声纷至沓来的同时,争议也随之而来:“当时引起了很大的社会讨论,有正面支持的,有反对的,认为不应该这么重奖,主要是谁都没干过,你第一次干肯定阻力很多。”

  顶着压力、在争议声中坚持举办的珠海科技重奖很快获得了强烈的反响:在首届大会举行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珠海市科技部门就收到270多封要求与珠海合作开发科技项目的信函,先后有260多人次携带近百个项目前来洽谈。而有“海归”背景的游景玉获奖,更是燃起了海外高科技人才学成报国的信心:仅1992年一年,珠海就收到500多封海外留学生的信函。

周末游景玉依旧在和技术人员加班探讨技术问题(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科技重奖的设立,不是关于‘钱’的问题,而是代表国内重视科学、重视科技人才、重视科技开发这一理念变化的过程。”游景玉指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科技人员的工资有可能还不如一般工人,在这种情况下,科技重奖的出台,通过评选重要科技成果作为载体这一行为对科技工作者进行奖励,这是对整个社会观念的改变。

  也正是在这一年,邓小平来到游景玉所在的亚洲仿真控制系统工程(珠海)有限公司。尽管时隔多年,游景玉依然清晰记得当年的场景:“我就想一定要向小平同志汇报一下,各种年纪段的知识分子现在为了民族、高科技的发展都在拼命努力。小平同志听完后特别高兴,就问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你认为站得住脚吗?我就说我们是用实践来回答的,过去实践、现在实践和未来实践都要证明这个问题。”

  在这之后,游景玉把根扎在了珠海,1995年,她带着团队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核电站全范围仿真机。她与邓小平同志握手的场景被定格在邮票上,被她精心装裱,收藏册上写着五个字:光荣与梦想。

  在她看来,特区之特,在于创新发展不停步,也催促着她直至今日依然活跃在科研一线。来珠海整整三十年,她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来珠海时,那个热火朝天的晚上:“我刚来的时候感觉这里白天、晚上都在拼命努力,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一直在鼓足干劲,发展自己,推动整个经济发展,这才是特区最特殊的地方。”

  也正是在这份重视科技土壤的栽培下,珠海科技产业迎来了勃勃生机。自设立“百万科技重奖”以来,截至2020年6月底,珠海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203家,全市拥有各级新型研发机构33家,其中省级以上16家;科技型企业孵化器35家、众创空间35家,在孵企业数量达到1443家。同时,吸引创新人才不断集聚,目前珠海全市累计引进省级领军人才15名,省级创新创业团队8个,市级创新创业团队78个,市级院士工作站11家。

 

  开拓进取

  持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7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海上首飞成功,其踏浪腾空那一刻,国人自古“飞天入海”的梦想终于成真。从“鲲龙展翅”、“云洲凫水”再到“珠海一号腾空”,这些“珠海造”的尖端科技产品,成为珠海科技创新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

  在珠海唐家湾港湾大道和西堡路交界附近,几幢顶着“大球”的建筑特别引人注目,这便是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所在地。在这个园区里,伴随珠海经济特区走过20载的欧比特,远远隔空“遥控”着天上翱翔的12颗卫星。

  在国家提倡“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战略的指引下,欧比特针对航空航天、地理信息、智慧城市等领域对高时空分辨率卫星大数据的迫切需求,积极打造基于微纳卫星的“卫星空间信息平台”,即“珠海一号”遥感卫星星座。

  “珠海一号”星座是我国首家由民营上市公司建设并运营的星座,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制造发射14颗卫星,建设4个地面接收站、1个卫星大数据中心、1个卫星大数据产业孵化园区,计划于2020年完成;第二期制造发射20颗卫星,建设4个地面接收站和1个卫星大数据产业孵化园区,计划于2023年完成。

欧比特常务副总经理蒋晓华(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欧比特常务副总经理蒋晓华介绍,目前已经按计划发射了12颗正常在轨运行的卫星,其中4颗视频卫星、8颗高光谱卫星。“这8颗高光谱卫星成为国际领先的高光谱卫星星座,具备2.5天对全球扫面一遍的能力。我们还在漠河、珠海、青岛、石河子四地已经建成了4个地面接收站,7幅卫星接收天线;在珠海建成了卫星大数据中心。至此,公司具备了卫星运控、数据接收、处理、存储、分发等能力。”

  蒋晓华指出,目前企业正在把“珠海一号”星座的卫星数据进行应用,让“高大上”的卫星服务于普通用户。“我们花了很大力气来推进,比如说在2019年,我们就在珠海试行了绿水青山一张图的示范工程的建设,该项目可以对整个珠海市进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交通、城管以及旅游文体等各方面提供每年六至七百份各种各样的监测报告。”他表示,按正常速度,该工程应该在今年的第三季度进行验收,这也是作为商业卫星服务于政府的一个典型应用。

  “珠海是一个有科技基因的城市,珠海对科技和科技人才的重视,这是当初欧比特选择落户珠海的原因。”蒋晓华说。

  时隔29年之后,珠海重启“科技重奖”,这次珠海首度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到对科技创新的激励中。据公开资料显示,珠海今年5月宣布:每年评选一次创新珠海科技奖,设科技进步奖、自主创新促进奖两类奖项,创新珠海科技奖奖金将面向社会募集,额度每年调整,首年特等奖奖励金额将不少于20万。

欧比特自主研发的卫星处理器芯片(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作为“科技重奖”重启后参与奖项角逐的企业之一,欧比特提交了《“珠海一号”高光谱卫星建设与应用》作为申报项目。

  “除了对技术的自信外,报这个奖对参与到‘珠海一号’项目里的科技人员,是一种鼓励和精神上的肯定。另外,这也是珠海市科技基因的延续和对整个科研环境的优化,代表了珠海坚定把科技发展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突显出政府在这方面的决心和毅力。”

  正如蒋晓华所言,40年来,珠海从来没有停下推动和鼓励科技创新的脚步。1999年7月,珠海利用特区立法权,在全国率先出台《珠海市技术入股与提成条例》,首次将技术入股写进地方法规,建立和完善了技术成果入股提成的激励机制。2007年,新的《珠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增设了“珠海市自主创新促进奖”,将科技奖励范围扩大到市场自发性的创新组织和活动。2013年,珠海实施全国首部人才开发地方性法规——《珠海经济特区人才开发促进条例》,明确支持境外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和个人在珠海开展业务,并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人才开发财政资金的科学投入和增长机制。

  可以说,在珠海成长至今的40年里,每一步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为促进科技创新而尽珠海所能。

 

  开放发展

  珠澳携手科技合作走向未来

  8月18日15时许,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正式开通,“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新模式在这个珠澳新口岸正式生效。这是粤澳合作迈开新步伐的生动写照,是“一国两制”掷地有声的落地实践,也是珠海经济特区探路先行的又一创举。

  从基础设施“硬联通”,再到各项鼓励和便利澳门人才到珠海就业创业的“软联通”,珠澳两地正从以往“双城记”逐渐走向融合一体,“合”则双赢、开放发展,已经成为珠澳两地共识。

  地处珠海横琴主干道环岛东路,有一座珠澳科技合作领域的里程碑式建筑——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自开园5年来,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已累计孵化项目433个,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家,为30家企业融资5.03亿元,成为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

  澳门大学同样在此设立了其在大湾区的首个产学研示范基地——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该研究院将在珠海横琴建设5个研发中心和1个商务培训中心,包括微电子研发中心、中华医药研发中心、智慧城市研发中心、医学研发中心、先进材料研发中心和高级培训中心。

澳门大学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所助理教授孙国星(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即便是周六,澳门大学应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所助理教授孙国星依旧来到研究院里,窗明几净的研究室内刚刚添置了不少新的科研设备。这里将成为孙国星的另一个新工作场所,也将成为两地科研产出的一个重要平台。

  “比如大家都知道纳米颗粒比较贵,而我们就发现了一个特别便宜的量产纳米颗粒的方法,通过这种新方法,1至2天就可以产生大量直径不到5纳米的颗粒,这些颗粒可以用来改良吸水树脂,改良后的吸水树脂在水中可以膨胀到1万多倍,是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两倍多。” 孙国星称,该研究吸引了一些企业的注意,因为无论在农业上土壤保水还是油田采油等领域,这类产品都是不可或缺的。

  但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受到了阻碍,因为澳门地方有限,孙国星团队没有条件去做产品工艺研发,而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的设立让孙国星看到了曙光。

  “澳门的科研能力比较强,学术氛围浓厚,而珠海的创业创新氛围比较浓厚,政府的支持力度也大。比如研究院给我们提供了技术转移的平台,我们需要冰水条件,他们就配备了低温实验室来量产这种纳米颗粒。所以我们要推进珠澳合作项目,把它真正的转化为对社会有用的产品。”孙国星表示。

孙国星正在开展实验(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事实上,粤港澳大湾区也赋予了珠海共同做大做强粤港澳大湾区澳珠极点,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面对珠澳合作的新机遇,珠海再次打出“科技创新牌”。也就是在这个月,以“科技重奖”著称的珠海,又出台了全新《珠海市珠港澳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管理办法》(简称《办法》)。

  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副院长李东孚表示,《办法》有助于推进珠澳之间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科技创新合作:“通过研发经费补贴的政策引导,澳门大学将有更多的研发团队,我们的老师团队与珠海的企业形成合作,他们通过联合申报粤港澳科技合作专项,实现珠澳产学研的深度合作。《办法》的出台,将成为一个重大的利好,优化了珠海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更多优秀的港澳科研团队和研究成果将选择落地珠海,一同融入这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

  数据统计,澳门科创成果内地转化,已经成为澳门科技创新依托的主要模式。今年上半年,在横琴新注册的澳门创业项目有37个,科技创新类企业比例达59.6%,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落户横琴,澳门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均在横琴设立分部,可为优秀科研项目提供产学研全链条成长环境。

  如何因地制宜继续发展科技创新、如何深化开展珠澳合作,“四十不惑”的特区珠海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继续坚持科技创新,让创新创业成为珠澳合作的粘合剂和主题。而珠海也在不断扩大开放,开拓进取,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中乘风破浪,在科创等领域继续领全国风气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