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民和县西沟乡山庄村采访“同饮一泉水”各族群众(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央广网6月20日消息(记者张雷 刘泽耕)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最东部、西宁和兰州两大省会城市连接点的中心位置,与甘肃兰州市红古区、永靖县和积石县相邻,是从甘肃经河湟谷地向西进入青海的第一站,素有“青海东部门户”之称。

  民和县历史悠久,秦汉以前为羌人居地,2000年前便是青藏高原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通道,中原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在这里融会贯通,“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1930年,民和县建县,取“政通人和”之意。如今,民和县是青海省第三人口大县,30个民族、40多万各族人民在这里续写着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

  6月17日-18日,记者跟随“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全媒体海东行大型采访活动第四站来到海东市民和县。

  山庄村:同饮一泉水

  民和县西沟乡山庄村有一口药水泉,相传“饮此泉水可治百病”。在药水泉旁的山坡草地上,几位村民正围坐在一起,从高处欣赏着山庄村的美景,喝泉水晒太阳聊家常。

民和县西沟乡山庄村民在广场上跳藏族传统舞蹈(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他们告诉记者,药水泉旁有一把取水用的“公勺”,村民们从不使用自家用具取水。如今,自来水管来取代了“公勺”,来药水泉取水的村民也越来越少,但药水泉却被完整保留下来,象征着山庄村汉、藏、回等多民族群众的团结情谊。

  山庄村党支部书记白元恩说,这口“药水泉”滋养了山庄村汉、藏、回等各民族村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建立了深厚的民族感情,“同饮一泉水”便是各民族和谐共处的鲜活事例。

  白元恩介绍,在山庄村,每逢各民族传统节日,全村男女老少各族群众都会聚集在村广场上联欢,扭汉族秧歌,跳藏族舞蹈“锅庄”,唱回族“花儿”,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各民族的节日都是全村群众共同的节日。

民和县西沟乡山庄村村民在射箭场上比赛(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藏族村民白元奎无偿帮助汉族老人高华干农活;汉族村民乔成荣十年如一日给藏族孤寡老人严中发做一日三餐,村民们轮流给严中发浣洗衣物……”白元恩说,山庄村邻里互帮互助的故事触目皆是,村民们是世交,谁家有困难了,村民们都会伸出援手帮上一把。

  山庄村里还有一群各民族射箭爱好者,他们加入了西沟乡巴周轮廓射箭协会,农闲时经常相约到乡上新建的射箭场一展身手,输赢不重要,也没有奖金,赛后大家轮流请客,吃一顿民族大团结友谊饭,共享和谐与欢乐。

  白元恩表示,为了维护山庄村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在村“两委”班子建设中,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特意将各民族代表吸纳到班子中来:“目前山庄村‘两委’班子有藏、汉、回三个民族的干部组成,大家团结一致,相互配合,铸就了村集体坚强的战斗堡垒,村级各项事务井井有条,村风向上、民风纯正。”

  喇家村:古村落涅磐重生

  民和县南部、黄河岸边的官亭镇喇家村是一个土族村落,近年来,被称为“东方庞贝”的喇家遗址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这座可能在地震和洪水中被掩埋在地下的古村落出土了4000千年前的世界“第一碗面”,灾难突降时男人顶起坍塌的房顶、女人把孩子护在怀中的尸骸展现出人性的光辉,无不令人动容。

  海东市文化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兴告诉记者,在喇家遗址基础上新建的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加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新增了传统民俗展示和表演等旅游项目,成为花园式的综合人文景区。

喇家村土族民俗文化展示中心的纳顿古老民俗表演(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走进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喇家村土族民俗文化展示中心,各族群众身着古老的土族服饰,头戴面具,腰胯皮鼓,手持响锣,挥舞着旌旗,跳起了纳顿会手舞。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沉着稳健的中年,也有稚气未脱的儿童,这是一项全民参与庆典活动。

  青海省级非遗传承人徐秀福介绍,土族纳顿节发源于元代末期,完善于清代末期,兴盛于现代。在土族语言中,纳顿是“娱乐”的意思,最初是庆祝军事胜利的庆典活动,后来演变成庆祝丰收的节日,从农历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五日,长达两个多月,堪称世界上最长的节日。

  徐秀福说,纳顿节更是感恩天地、感恩政府的节日,也是民族团结的节日:“我们在纳顿节融入当地的汉、回、藏、土、蒙古等多民族文化,象征着民和三川地区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

古老的农耕文化“二牛抬杠”情景再现(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记者来到民和县官亭镇文化中心,这里正在进行民和县“青绣”非遗扶贫就业坊培训。“河湟刺绣”省级非遗传承人朱二奴手把手传授刺绣技艺,在她的指导下,“见习绣娘”们的绣工精湛,手中的绣品也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朱二奴于2008年加入民和县土族刺绣协会,并义务承担协会专职教师,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刺绣人员。

“见习绣娘”在民和县官亭镇文化中心学习土族刺绣(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我曾经培训过一位极具天赋的回族绣娘,她在刺绣时很专心,针法也整齐,教授给她的技法一点就通,学得很快。经她手绣出的绣品更具有生命力。”回忆起自己的得意门生,朱二奴的赞美之词溢于言表。

  朱二奴说,过去土族刺绣传女不传男,也不传授给土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现在有很多藏族、回族、汉族妇女主动学习土族刺绣,她也很愿意将土族刺绣技艺教授给更多民族的妇女同胞:“我要让民族团结之情融入到土族刺绣中,让各民族妇女都能在土族刺绣中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