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6月19日消息(记者李腾飞)中共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在今天(19日)召开的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经动态监测,截至目前,怒江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村达到退出标准,可以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千百年来压在怒江各族人民头上的贫困大山即将被彻底挖掉,实现从区域性深度贫困到整体脱贫的千年跨越。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2014年以来累计识别出6.94万户26.78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56.24%,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少数民族人口多,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

  纳云德介绍,怒江过去交通内联不通,外联不畅,大部分群众出行靠走路、过江靠溜索、运输靠人背马驮。现如今,怒江美丽公路及南延线建成通车,成为引爆怒江旅游、推动怒江发展的振兴之路;兰坪丰华通用机场投入使用,实现了怒江各族人民期盼千年的“飞天梦”;保泸高速公路今年年底将建成通车,怒江即将结束无高速路的历史。同时,畅通的县、乡、村组公路,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问题, 也成为惠及民生、绿色发展、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交通基础设施实现历史飞跃。

  过去,怒江绝大多数贫困群众居住在高山峻岭、峡谷缝隙,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全州10万贫困群众搬出了大山,迁入了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崭新社区,拎包住进窗明几亮、家具家电齐全的新楼房,告别了“竹篱为墙、柴扉为门、茅草为顶、千脚落地、上楼下圈、透风漏雨”的蔑笆房和木板房。通过搬迁,小孩上学近了,群众就医方便了,产业发展起来了,劳动技能水平提升了,实现了安居乐业。

  在生活水平方面,由于发展受限,长期以来,群众生活条件艰苦,缺衣少食,衣着寒碜。纳云德说,怒江坚持把产业就业作为群众增收的主渠道来抓,实现了贫困群众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2773元提升到2019年的7062元,年均增长11.1%,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这几年,随着收入的增加,广大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建新房的多了,买汽车的多了,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怒江各族人民实现了从“苦日子”到“熬日子”再到“好日子”的沧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