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张家口5月12日消息(记者孟晓光 见习记者闫金枫)“荒凉、破败、落后、贫穷……似乎都不合适。想来想去脑海中蹦出两个字——凋敝。”回忆起2014年底第一次到康保县农村调研时的情景,康保县委副书记、县长魏红侠甚至想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满目疮痍、残垣断壁,到处是垃圾粪便,“房堵窗,户封门,村里看不到年轻人”的现象在这里十分普遍。

昔日的康保一片荒凉破败的景象(央广网发 康保宣传部供图)

  地处河北坝上西北部的康保县,深入内蒙腹地,这里气候高寒干旱,平均海拔1450米,年均气温只有2.1℃。“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春天刮出山药籽,秋天刮出犁底层。”当地民间流传的一首民谣道出了康保自然条件的恶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在这里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

  作为河北省10个深度贫困县中脱贫任务最艰巨的县,2013年,康保县有贫困村165个,贫困人口8.8万人,贫困发生率36.04%。由于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逃离”康保,导致人口流失严重,村庄空心率接近2/3,常住人口不足200人的村庄有223个,最少的自然村常住人口不足20人,且在村人口平均年龄达64岁,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家庭空巢化现象十分突出。

  “为此我们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当头炮’和‘重中之重’,在县城经济开发区附近规划建设了全省规模最大的集中安置区,占地面积543亩,共建设95栋小高层电梯楼,安置94个村7161户20110人,一千米范围内有县医院、第三中学和经济开发区,方便群众就业、就医和上学。”魏红侠告诉记者,2019年底,康保县圆满完成了“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搬迁规模涉及83个行政村的110个自然村,11766户29315人,总规模全省第三。

  四月的坝上生机盎然,走进位于康保县城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一排排崭新的楼房比肩而立,这里容纳了全县70%以上的易地扶贫搬迁户,是河北省规模最大的集中安置区。53岁的贫困户张宪花一家2017年11月从35公里外的李家地镇忻家坊大队西滩村搬进了县城75平米的电梯房。

走进四号楼三单元101室张献花的家,窗明几净,温暖的阳光照进房间。(央广网见习记者 闫金枫 摄)

  “家里有9亩地,种些小麦、莜麦和土豆,年景好时只够家里吃饱。过去住的土坯房,一下雨就漏水,冬天生炉子烧块煤和柴火,弄的家里乌烟瘴气的。我们家第一批搬到县城,在这里过了三个春节,冬天屋里特别暖和,能到25、6度。从来没想过还能住上楼房,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张宪花高兴地说。由于患有高血压干不了重活儿,张宪花参加了社区专门为弱劳动力贫困户设立的公益岗,平时还做些保洁工作,月收入1000元左右,加上丈夫在乾信牧业打工的3000多元工资和土地流转收入、生态补偿政策性补贴,去年全家收入四万多元,日子有了大奔头。

  正说着,张宪花兴奋地指了指贴在门口墙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明白画”,上面展示的“小红帽、白大褂、黄马甲”正是康保县针对精准扶贫、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百米”推出的服务群众“三支队伍”。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统一佩戴小红帽,在入户走访中积极帮助贫困户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穿“白大褂”的家庭签约医生健康扶贫到户到人,医生们在把号码存入通讯录时,在名字前加一个“A”,将联系方式置顶,极大方便了老年群众及时就医。“扶贫不是发钱,脱贫不养懒汉”,康保县将光伏收益和企业合作经营收益用于保洁员、护林员、监督员等2.2万个公益岗位工资支出,同时完善了公益岗位管理制度。昔日坐街头拉家常的贫困群众变成了穿黄马甲的“工薪族”,既解决了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又改善了农村脏乱差的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