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称多5月5日消息(记者张雷 通讯员杨慧瑾 董亚洁 曲田)整合草山,整合牛羊,解放劳动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抗抵御雪灾能力持续增强……初春时节,草芽萌发,记者深入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珍秦镇嘉塘草原腹地,亲眼目睹草原上展现的新图景,在牧歌声中感受到了欣欣向荣。

  蓝天、白云、雪山、草原……称多县珍秦镇十一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牧民蒲巴才仁开始了一天的放牧生活。他一边赶着牛群,一边唱着牧歌,向巴颜喀拉山脚下的冬春季草场进发。

  牛群中,既有他自家的三十头牛,还有全村加入合作社牧户的牦牛。蒲巴才仁告诉记者:“今天轮到我放牧了,我们每人二十天会轮到一次,平时我会在家里做一些手工艺品。”

  嘉塘草原位于巴颜喀拉山南麓,平均海拔4200米,草原腹地拥有大片湿地,高山草甸,是长江上游河流金沙江的最大支流雅砻江的源头地带。

  在村民蒲巴才仁放牧的时候,珍秦镇十一村村民西嘎正好赋闲在家,开始了他抛石器的制作:“除了放牧之外,还会编这些手工艺品,像这个抛石器,一条我能买500元,这样一年下来能额外挣5000元左右。”

  称多县珍秦镇是一个纯牧业镇,“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年年有雪灾”是当地牧民常说的一句话。以前一场雪灾过后,就会导致40%的牲畜死亡,这也是这里牧民家庭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

  而这两年,尽管大小雪灾不断,可是牲畜的死亡率却很低。在去年春节过后的特大雪灾中,十一村的牲畜安然过冬,抵御雪灾的能力不断提高以后,十一村村民收入稳定在5000元左右,去年十一村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

  十一村村委会主任久美丹舟告诉记者:“牲畜整合了,草场整合了,劳力整合之后,带来了好多好处,现在我们每年都会通过合作社,统一储存足够的过冬饲草料,遇到再大的雪天我们也不会害怕牛羊会饿死。”

  “三整合四解放”,即整合草场、整合劳动力、整合牲畜;解放生态,解放劳动力、解放生产力、解放思想,这是称多县经过多年摸索推进的“生态+畜牧产业扶贫”的新思路。珍秦镇十一村2014年起进行“三整合四解放”试点,从起初的牧民顾虑重重,到现在全村牧民100%加入,十一村在脱贫之路上不断变换跑道,调整思路。

  珍秦镇党委书记青然拉吉介绍:“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把有些难做的,有些能储备的,能种的,都提前准备了。因为储备充足,下再大的雪也不怕,畜牧业合作社非常好。”

  草山整合,劳动力整合,牲畜整合,草场划分为四季轮牧草场。入股社员按照集约化方式进行生产和经营,富余劳动力进行缝纫、烹饪、机械修理等技能培训,增收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宽。

  青然拉吉告诉记者,几年前,村里曾因对传统畜牧业的失望而放弃草场走了一段弯路:“我们放弃了传统的畜牧业,开始从事摩托车修理、缝纫等技术,后来发现因为技术和和销路的问题,这条路走不通。后来发现还是要回到畜牧业上来。”

  珍秦镇十一村2840平方千米的草山上,生活着402户1605人。通过合理规划,反复动员引导,先后在原有牧场上建起了嘉塘、曲秦等5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生态畜牧、划区轮牧、饲草料筹备、市场预判、对外合作,嘉塘草原的牧民对每年牲畜出栏、衔接市场摸索出了一整套的经验。

  珍秦镇十一村驻村第一书记索昂扎西介绍:“去年我们合作社分红57万多元,我觉得合作社这样的形式挺好,今年把各合作社负责人召集起来,算算账,争取年底给老百姓分红再多一点,把这个利益最大化,让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距离嘉塘草原五十公里,位于称多县西南部的称文镇白龙沟有大片大片的荒地。适合牧草种植。为做好饲草料准备,十一村村委会主任久美丹舟专程到白龙村商谈来年饲草料订购事宜。

  久美丹舟告诉记者:“实地看一下这边今年的饲草料种植情况。去年也是在这里订购的饲草料,质量非常好,牲畜养的也非常好,今年计划还在这里采购。”

  牛羊过冬育肥,离不开用饲草料喂养。伴随着生态畜牧业成长起来的另一个产业,就是饲草种植业。仅嘉塘草原一带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为白龙沟周边的饲草料种植户带来了商机。这些原本无人问津的乱石荒地,如今也换了跑道被开发利用了起来。称文镇白龙村专业合作社去年种草1700亩,给牧民增收带来了甜头,今年他们准备将种植饲草料的面积增加到3000亩。

  称多县农牧科技和水利局局长江永桑珠表示:“为了巩固脱贫的成果,在县域范围内大面积的推行,以农促牧,把生态畜牧业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从畜牧业开始抓起,从农业的话大面积的种植饲草料,以农促牧的形式,反哺给牧区。称多作为宜农宜牧这样一个区域,精准扶贫的唯一抓手也是抓种植业。围绕着畜牧这个主导产业,在农区种的这个草销往牧区给牧区冬季抗灾打下了基础,为我们的主导产业保驾护航,使精准脱贫有了保障。”

  统筹协调各部门单位“集团化”作战,引导推动合作社扩大饲草料种植基地规模,优化牲畜结构,增加畜产品附加值,完善畜牧产业链条,打破了传统畜牧业发展的“天花板”。为社会提供更多高品质畜产品。称多县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突出“生态扶贫”、“绿色扶贫”,让传统牧业文化融入现代基因,让越来越多贫困群众吃上“生态牧业饭”,摘掉世代“穷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