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3日消息(记者刘天思)4月23日,中关村管委会在线上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由中关村管委会联合首批30家创投机构发起“中关村创投战疫投资行动”,提供总规模约300亿元的投资额度,集中在今年上半年加快投资,重点投向初创期、成长期的优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以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助力优质科技企业渡过难关、平稳发展。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朱建红、二级巡视员陈文奇,中关村创业投资与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毅,国科嘉和管理合伙人王戈,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张震,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陈宽,以及首批30家创投机构代表参加了此次发布会。

  中关村管委会一直在努力解决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在复工复产中资金链紧张的问题。此前,中关村管委会联合8家金融服务机构推出了200亿元规模的“中关村企业抗疫发展贷”,截至4月9日,已经发放贷款412笔,累计发放贷款金额56.3亿元。

  30家创投机构,300亿元投资规模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的产业发展、经济运行造成了很大影响,但疫情也催生并推动了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

  “中关村创投战疫投资行动”选取的首批合作机构,都是聚焦北京市和中关村示范区高精尖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开展中早期阶段项目投资的知名创投机构,包括行业头部机构、政府引导基金合作机构、产业背景及专业领域投资机构等。参加“中关村创投战疫行动”的首批30家创投机构共提供约250亿元人民币、7亿美元的意向投资规模,总规模近300亿元人民币。此次行动实施周期为即日起至6月底。

  “中关村创投战疫投资行动”投资领域将更加聚焦北京市高精尖产业、中关村示范区重点产业领域,以及在疫情期间发挥重要作用、符合中关村“科技战疫”十条措施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重点领域,如生命健康、数字经济、协同办公、无人配送等。

  此次行动将重点投资初创期、成长期的优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对已获得投资(天使轮、A轮)、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以及孵化器在孵企业给予优先支持。投资方式以股权投资为主,鼓励与银行、担保等金融服务机构开展投贷联动、投保联动等联合投资模式。

  四大举措推动“行动”有效实施

  “中关村创投战疫行动”将密切跟踪中关村示范区范围内,特别是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产业园区内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制定集中投资计划,提供专项投资金额,把握优质项目投资机会,给予中小微企业后续融资支持,并提供政策、金融及属地服务,助力企业克服疫情影响,转危为机,平稳发展。为此,中关村管委会将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组织此次行动的实施。

  一是动态梳理融资需求。面向中关村十六分园、孵化器、产业园及创投机构等广泛征集获得天使轮、A轮投资、融资需求迫切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项目,并持续动态更新。

  二是积极开展融资对接。通过举办前沿科技创新大赛、新兴领域挑战赛、金种子服务工程等优质企业选拔活动,搭建“火花行动”等线上线下路演平台,促进优质项目与创投机构对接。

  三是提供股债联动金融服务。协助优质项目与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对接,设计投贷联动、投保联动等金融创新产品方案,为企业提供后续融资和综合金融支持。

  四是加强政策和属地服务。联合各分园所属区政府引导基金和投资平台,组织专场对接活动,协助企业了解市区出台的研发创新、人才引进、市场拓展、空间落地、税费减免等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