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央广网玉树4月20日消息(记者张雷 通讯员张玲 李文慧 郭四辈)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自玉树地震发生十年来,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是玉树市最大的开放式综合性公园。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河滩,如今,木栈道两旁的川西云杉、榆叶梅、暴马丁香等18个品种、8万多株景观树长势茂盛,公园内三个人工湖和原有湿地、小溪连成一体,亭台廊架,风光无限,成为玉树市的“空气净化器”和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玉树市民甘松图丁说:“以前想都不敢想玉树能有这样风景如画的公园,非常享受。”

巴塘河汇入长江源头通天河(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近年来,玉树市大规模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累计投资2.02亿元,造林7600公顷,打造生态宜居的高原森林城市和旅游城市。

  玉树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宁样介绍:“现在绿化覆盖率已经达到了23.0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9.1平方米,人均的绿地率为30%。”

  为积极培育适合本土栽种的优质苗木,玉树建设了千亩林木良种繁育实验基地,集中连片育苗80公顷,栽植各类苗木71万株,为全州造林绿化提供充足的公益性苗木。

  在玉树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冰雪现在虽然还没有完全消融,102只黑颈鹤已经回到了它们的家园,在接下来的7个多月时间里,它们要在这里筑巢、产卵、孵化和育婴,直到第一场风雪来临之前,带着小黑颈鹤们一起飞往温暖的地方过冬。

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人工湖(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青海省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第一个以黑颈鹤及其繁殖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黑颈鹤作为全球唯一在高原生长、繁殖的鹤类,是高原生态环境的最佳“考评者”,经过30多年的保护和建设,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玉树州生态新地标。

流经玉树市区的巴塘河夜景(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副站长普布介绍:“2017、2018年保护区保护动物物种是81种,去年种群数量增加到111种。”

  震后重建十年来,玉树州累计完成造林83.8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2%提升到3.97%。实施荒漠化和黑土滩治理面积464.73万亩,草原植被覆盖率由60.55%增长到61.47%。黑颈鹤由1984年的22只增加到目前216只,斑头雁由800只增加到1万多只,藏羚羊由上世纪90年代不足3万只恢复增长到7万多只,雪豹从2010年开始监测统计的零星出现增长到现在的1000只左右。

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牦牛群(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玉树州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阿智昂江多杰表示:“今后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步伐,大力推进草原的修复保护,全面保护湿地资源,加快荒漠化防治的进程,作为林草部门,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