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4月14日消息(记者刘涛)记者14日从陕西省水利厅获悉,2019年,全省水利工作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全年完成水利投资328.5亿元,较上年增长8.6%,上升到全国第10位、进入第一方阵,在水利部、财政部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绩效考核评价中获优秀等次。

  一年来,陕西省把防御水灾害作为首善之举,以河湖工程、基础设施、联合调度为要件逆周期部署,落实党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按原体制牵头防汛抗旱工作,汛期会同气象、水文部门联署会商,严格值班制度,及时预报预警,适时启动渭河、汉江流域Ⅲ级防汛应急响应,工作组、专家组赴强降雨区指导抢险,有效应对15次暴雨洪水过程和61条河流89站912次洪峰,紧急转移安置1656人次。石泉、安康等大中型水库削峰错峰调度,雨洪资源利用汛后比上年同期多蓄10亿方水。从王圪堵水库向无定河下游旱区应急调水900万方,全省抗旱灌溉1446万亩次,夯实了水旱灾害防御基础。

  为了强化水利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措施,陕西省水利厅以《加强水利扶贫推进饮水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农村饮水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现场会,聚焦建设任务,强化设施管护,加强省市县三级水质检测监测能力体系,建成人饮工程4228处解决和改善571.6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贫困人口3.67万人),29个贫困县、1921个贫困村、56.5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达到现行标准,带动面上巩固提升。延安投资9000多万元安装水质处理消毒设备提高水质达标率,安康创建脱贫攻坚饮水安全示范村100个获全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全省改善灌区灌溉面积81万亩支撑产业扶贫,新增农村小水电装机4.9万千瓦支持贫困地区脱贫。中央水库移民扶持基金绩效被水利部、财政部评为优秀。

  同时,陕西着力修复水生态环境。秦岭北麓专项整治水源保护、水保加强、水电退出有序进行。编制秦岭水生态治理规划、秦岭水土保持专项规划和渭河重点区域水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开展脱离实际造景造湖涉水治理。遏制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面积3057平方公里,加固病险淤地坝158座,新建和修复涝池塘堰876座。渭河滩面整治21.35万亩,先行建设“千里最美家乡河、一方水域生态区”。西安全域水系生态治理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商洛水保治理支撑脱贫攻坚,杨凌被评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全省水功能区达标率81.8%,超过国家核定标准5个百分点,国省控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上升3.9个百分点。渭河消除上游段河道98.5公里间歇性断流现象,林家村断面生态基流稳定5方/秒以上,榆林红碱淖持续3年跨省区补水。汉中、宝鸡、西安秦岭区域小水电16座退出任务超额完成3座,全省640座小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源头保护、河流自然、蓄留户外有新突破。

  陕西还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三条红线”管控,实行双控行动,全省用水总量93.72亿立方米达到控制目标。平稳促进渭河、汉江、嘉陵江为主的省市水量分配,启动长江流域取水工程(设施)核查登记2270个、上报2151个。推动以渭河东流延伸、石头河北上延伸、黄河西进延伸为重点的江河湖库水系联通联控联调优化配置。榆林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居全省前列,韩城水污染防治主要指数达标。建立节水评价机制,灌区节水先行、机关示范带动,推进节水型示范单元创建,被水利部评为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76,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