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杭州3月24日消息(记者陈瑜艳 通讯员陈娜)记者从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了解到,为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浙江省卫生健康委联合浙江省财政厅近日印发《关于做好出生缺陷预防项目工作的通知》,明确在出生缺陷预防“六免”政策(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补服叶酸、母婴艾梅乙阻断、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基础上,新增免费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向全省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公平可及、优质普惠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全程服务。

  近年来,浙江省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不断健全,各级财政每年累计投入项目经费2.4亿元。在一级预防方面,2008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通过向结婚和育龄对象广泛开展优生健康检查、普及优生知识,推动出生缺陷防治关口前移,目标人群覆盖率始终巩固在80%以上,年均筛查出内外科相关疾病7万余人。在二级预防方面,浙江省落实孕期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全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服务体系,对出生缺陷疾病早发现、早诊断,唐氏综合征、染色体畸形、神经管畸形等严重致残致畸出生缺陷产前确诊比接近90%,处于全国领先。在三级预防方面,1999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筛查,省、市、县三级筛查网络实现全覆盖,筛查率接近100%。从2016年起,浙江省又在全国率先启动出生缺陷救助项目,对贫困缺陷患儿进行救助,已累计为1000余位患儿救助1460万元。

  浙江省新印发的《关于做好出生缺陷预防项目工作的通知》明确,对符合条件的孕妇新增实施免费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对染色体畸形、神经管畸形等出生缺陷提前进行产前干预,预计各级财政每年新增经费投入6000万元。以唐氏综合征为例,通过产前筛查和诊断每年可减少600例患儿出生,按每例患儿最低经济负担45万元计算,可减少社会经济损失2.7亿元。同时,在浙江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基础上,聚焦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的病种,新增实施免费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推动先天性心脏病的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降低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保障儿童健康与生命安全。

  根据《通知》内容,浙江省还将进一步健全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妇幼保健机构和妇女儿童专科医院为骨干、大中型综合医院和相关科研院所为支撑的出生缺陷预防服务网络,设立出生缺陷预防项目省级管理中心,“十四五”期间目标人群出生缺陷预防知识知晓率、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率达到80%以上,产前筛查率达到90%以上,出生缺陷确诊病例治疗率达到80%以上,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等出生缺陷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