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3月20日消息(记者郑澍)2019年第三季度以来,汕尾市、区两级海洋综合执法部门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以宣传教育为主,引导渔民群众主动上交或自行拆解“三无”船舶,同时严格执法,重点清理胶管筏涉渔“三无”船舶。截至3月17日,共集中拆解“三无”船舶134艘,目前汕尾渔港胶管筏已基本清除。

  近年来,汕尾市涉渔“三无”船舶显现增长态势,严重扰乱了正常渔船管理与渔业生产秩序,破坏了海洋渔业资源,给渔区社会稳定、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对此,汕尾海洋综合执法部门经过周密部署,严格执法,集中组织力量,采取多种切实可行举措,坚决清理取缔了涉渔“三无”船舶。

  教育引导群众主动拆解。执法人员走村入户进行宣传动员,向渔民群众发放通告,要求“三无”船舶所有人限期自行清理,并在重点码头悬挂宣传广告牌,引导群众依法依规生产。向外地渔民讲解本地政策,了解渔民群众疾苦,组织镇(街)、村干部向群众耐心解释、疏导教育。

  加强源头打击治理。执法人员深入各渔港、岙口、渔村、船厂等开展摸底排查,引导造船厂依法依规生产船舶,经核查确认为涉渔“三无”船舶的,坚决依法予以清理取缔。

  重点打击胶管筏。执法部门综合分析海上情报,突出加强对汕尾港、马宫港、龟龄岛等重点区域的管控,联合各部门加强海域海岛巡视巡察,严密排查涉渔“三无”船舶,集中力量重点将胶管筏进行清除。

  下一步,汕尾海洋综合执法部门还将巩固执法成果,保持高压态势,着力清除大中型涉渔“三无”船舶,维护渔区生产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