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长沙3月17日消息(记者邓文辉 通讯员杨成伟 刘明)在“世界双遗”湖南新化县紫鹊界梯田,欢快挥舞的锄头搅动着丘丘春水,为延续着当地2000多年的稻作奇观准备着;在文田镇上横溪村茶叶基地,村民踏准茶树苗栽种时间点,在荒山中种下脱贫致富希望;在吉庆镇大安山村,早在2月底,全村旱土翻耕率已达70%,高出往年同类指标。

  春时不等人,作为传统农业生产大县和全国粮食生产主产县,新化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抓粮食作物生产、抓春耕备耕作为一项最基本、最根本的工作来抓,通过提早部署谋划春耕备耕、提前备足农资保障供应等举措。

  春耕引导专业服务

  3月4日下午15时,为了加大稻田蓄水能力,水车镇紫鹊界村的奉禄成老人正在修缮田埂。虽因地势、气候原因只适合种植中稻,但在当地,因疫情“赋闲”在家的不少村民从正月底就已打起提前量、忙着备耕。

  在春耕春管宣传发动上,新化县动员种养大户、农户加强秋冬种田间管理,加快春夏种田土翻整。积极组织种养大户、农户加强田间清沟排渍,苔肥追施,虫害防治,降低作物产量损失。在指导服务上,全县乡镇召开镇村大会、党政会议,对春耕备耕工作作了计划安排,同时组织动员越来越多领导和广大技术干部深入基层、田间地头,督促和指导春耕备耕工作,截至3月2日,县乡两级农业部门技术干部下乡指导1000余人次。除了线下实际指导,疫情防控期间,新化县农业部门还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就部分农户双季稻低产等问题,从改肥、改插秧方式以及种植密度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指导。

  与此同时,新化县因势利导,引导各地群众加快农田土地翻耕力度:部分区域的旱土翻耕在2月底已达80%,部分乡镇的水田翻耕进度正按预期目标有序推进。截至3月8日,全县已翻耕水田15%以上、旱土60%以上。

  抢抓农时播种希望

  新化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对严抓基本农田抛荒,做好春修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落实各项奖励补贴政策,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服务及春耕备耕物资协调统筹,抓好春耕备耕等工作进行了部署。

  上梅街道集中村是省定贫困村,也是当地今年“十村千户”高档优质稻工程的实施范围。在相关县直部门的专项资金支持下,如今该村不仅对于完善优质稻基地的配套设施建设有了底气,也增强了村里种植大户的信心。“之前只种植了不到60亩,今年计划扩种至200多亩。街道、村里指导我们做好了农资储备,农机具已维护好。”村里的种植大户孙种平早已摩拳擦掌。

  近年来,“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产业模式在新化加快发展,该县基本实现了村级主导产业全覆盖。一个个村级主导产业成了发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引擎,帮助这些项目做好春耕备耕,成了当前各乡镇的一项重点工作。

  2018年至今年3月,文田镇已实施村级主导产业项目21个,上横溪占地150亩的茶叶基地便是其中之一。

  “这是今年实施的村级主导产业项目,利益联结的贫困户达86户共319人。种苗在去年底已订购,于2月底从外省起运。茶叶种苗栽种必须在春季种,且时间不能进入4月份。”文田镇党委书记罗崛介绍,为抢抓种植的有利时机,该镇制定了系列举措:为畅通种苗运输渠道,该镇帮助组织运输车辆,3月2日将50余万株种苗运回基地;镇、村抓住该村大部分外出务工创业人员还在家的契机,做好宣传发动,动员村民自带工具参与种植;对栽种现场人与人之间的作业间距进行严格规定,做到疫情防控与种苗种植两不误,“3月4日开始,200多名村民以义务工形式参与栽种,3月5日已栽种到位。3年后可达盛产”。

  除抢抓农时护航茶叶基地外,为统筹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文田镇从春节后即着手部署发动,对全镇粮食生产代耕代种代收需求进行摸底,全镇农资早已准备到位。

  新化县各地干群积极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也意在凝心聚力实现今年县域发展系列新目标:粮食播种面积达117万亩,总产量46.5万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