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2月25日消息(记者郑澍)为了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下称“广东保护中心”)积极履行职责,主动服务疫情防控工作,创优服务,打出战疫情组合拳,为企业复工复产做好知识产权服务先锋支撑作用。

  战疫担当优服务 暖心助企提质量

  疫情无情,人有情。2月18日这天,在广东保护中心商标审查办事服务大厅,有一个身影,正在埋头苦干翻阅和审核资料,他就是商标实质审查业务骨干顾宇飞。为了帮助企业在最快的时间进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变更,顾宇飞主动请缨,放弃休假,将原本需要几天才能办理完成的业务,压缩至了半天完成。不仅如此,这些天商标审查办事大厅的咨询热线电话声不断,接听人员分外忙碌,为了确保疫情期间商标咨询渠道畅通便捷,单位又立马增派业务专员在线解答,提供电话咨询不间断服务。

  在疫情攻关这个困难关头,为了减少办事群众的集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广东保护中心进一步优化各项业务受理及咨询服务方式,变“线下服务”为“线上服务”,调整专利预审、确权、维权、商标审查等业务咨询办理方式,实现疫情防控“零见面”,专业服务“不打样”,各类业务“网上办、预约办、邮寄办”,使创新主体得到真正的便利。

  绿色通道助创新 疫情防控技术撑

  为了助力“战疫”创新,在疫情防控期间,广东保护中心为疫情防治相关创新主体开辟绿色通道,进一步加快主体备案和预审效率,疫情防控期间1个自然日内便完成注册备案审核。

  在广东保护中心科学城办公区域,工作人员正在抢抓时间对疫情防治相关专利申请进行预审,预审工作既要快又要高质,这是对专利预审员的实质性考验,但是在面对这次考验时,大家没有丝毫叫苦叫累,没有一个临阵退缩,反而激发了更多的责任担当和打从心底战胜疫情的一股干劲。

  目前广东保护中心已经成功为广州市普里司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康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等疫情防治创新主体实现在1日内完成创新主体备案,同时自案件提交起2日内给出预审结论并进行打标进入快速审查通道。据了解,截止2月22日,累计接收疫情防疫相关专利16件(发明专利10件),其中9件通过预审进入快速审查通道,2件已获得授权。

  与此同时,广东保护中心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专利信息服务工作,通过上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专利数据库,提供专利大数据中的疫情防控技术信息举措,为专业人员和社会公众分析研判冠状病毒,有针对性地开展控制疫情传播、研制确诊试剂、加快临床药物筛选和提高科学防控等公众提供专利信息资源支撑。

  助企融资出实招 远程培训助复工

  2月10日开始,广东省企业复工迎来了第一波高潮。为了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广东保护中心还陆续放大招、放实招。为了缓解中小企业因疫情带来的融资困难问题,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积极行动,推出了“知识产权快融贷”产品。通过该产品,企业可获得低至3.15%利率的纯信用贷款,且不需要任何的手续费,经审核通过的具有知识产权的企业,最高可以获得3000万元的贷款。

  创新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服务,推出“预约办,邮寄办”模式,开辟线上通道,采取“电话预约指导+电子材料预审+邮寄材料审核”的受理流程机制。根据申请人提交的变更申请材料,成功地将其原商标质权登记质押金额从2170万变更为8500万,并通过打印商标质权登记证直接邮寄给申请人,真正实现“足不出户,居家融资”,助力中小微企业渡难关。

  与此同时,广东保护中心还积极发挥广东省知识产权远程教育优势,充分运用“互联网+教育”形式,通过广东省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开设专题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培训课程,帮助企业进一步减成本、强素质、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