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一位“战地”医生的心声:想告诉孩子,我是称职的

2020-02-06 20:2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兰州2月6日消息(记者孟永辉 张磊 王妍)“等我的女儿长大,如果我再给她讲述这段经历,我会告诉她:你的爸爸是一名称职的医生。”在与新型冠状病毒战斗了整整14天后,2月5日下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病研究室主任李俊峰走出了重重设防的隔离病区,开始为期14天的隔离观察期。在接受总台央广记者采访时,回顾这14天的战斗经历,他对自己的表现给出了“合格”的评价。


李俊峰和同事在与患者进行沟通(央广网发 李俊峰供图)

  临危受命 紧急进驻

  1月23日,一名女性病人因发热、全身不适走进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随即被隔离治疗。经甘肃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呈阳性,这也是兰大一院收治的第一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作为早已准备好的第一梯队,李俊峰和另外三十多名医护人员随即进入了“战场”。

  “接到命令的时候,家里人问我:‘没事吧?’,我说没事,防护都做好了,肯定没事。但说实话,我心里也没底,毕竟是第一拨进去的。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不确定性,一个是病毒的传播方式不确定,谁都说不准除了飞沫传播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传播方式;另一个是病毒感染后的病症特点不确定,不同病人会有不同的症状,这就给诊疗带来较大的挑战。”李俊峰坦言,尽管国家卫健委出台了诊疗方案,但具体操作起来,还是需要慢慢的磨合和探索。

  让他最难忘的是,一个确诊患者在收治后症状较轻,但很快出现了剧烈咳嗽和发烧现象,而且整夜睡不着觉,这种突发情况让李俊峰和其他同事倍感压力。经过与医院专家组共同讨论分析,大家形成了一致判断:诊疗方案是正确的,但患者自身压力较大、过度紧张,而且饮食结构有瑕疵。因此,大家一边继续按照原有诊疗方案继续治疗,一边加强了心理疏导和安抚,患者的情况很快稳定下来。

  “我们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在战斗,除了身边第一梯队的战友,医院还组织了各个领域的专家,给我们给出指导意见,大家会一起根据每个确诊病例的不同特点,按照一个人一个治疗方案,确保诊疗全程可控有效。”李俊峰说。

  我们不仅是医患关系,还是“战友”

  “李医生你好,我是今天出院的18床患者,由于隔离病房的特殊性,我没有机会向您和其他医护工作人员当面道谢。虽然我不完全知道你们每个人的姓名,甚至样貌也不清楚,但你们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我都铭记在心。也会把这份感恩,在未来以自己的方式继续传递下去。”给李俊峰发出这条短信的,是2月2日治愈出院的患者小李(化名)。

  在李俊峰的印象中,小李刚入院的时候很懂事,也非常有礼貌。但是,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小李还是异常紧张,再加上他的家人被收治在其他定点医院,心理也有点焦虑。

  “这种紧张我们是能够理解的,再加上他本人也比较开朗,愿意和我们沟通交流,所以我就对他进行了安抚和鼓励。慢慢的,他的焦虑减轻了,和我们的配合度也越来越高,诊疗效果也越来越好。”李俊峰说,在这场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医生和患者之间已经不单单是简单的医患关系,而更像是“战友”,只不过隔了一层薄薄的防护服。为了便于沟通和交流,除了每天查房,李俊峰和其他同事还把电话号码留给了包括小李在内的患者,他们随时可以打给医护人员。

  在李俊峰和同事的精心诊疗和看护下,小李的病情很快好转。体温连续三天正常,复查的各项指标也恢复正常,间隔24小时两次咽拭子核酸检测均为阴性。2月2日下午,经过专家组评估后,小李走出了病房,成为甘肃省首批治愈出院的确诊患者之一。

  “我心里特别感动,因为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在诊疗的过程中,他们能够感到医护人员永远和他们是一条心的。”在接到小李的短信后,李俊峰欣慰的笑了。

  隔离病区那些事:苦中作乐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确定的医护人员诊疗工作模式是“14+14+7”,也就是在隔离病区开展诊疗工作14天,轮换后隔离观察14天,紧接着进行7天的休假,再进入下一阶段的工作。

  “说老实话,这种工作模式对医护人员的生理和心理也是一种挑战。”李俊峰告诉记者,隔离病区分为污染区(隔离病房)、半污染区(隔离病房外)和清洁区(医护人员宿舍),在长达14天的时间里,他们每天都要穿着防护服在污染区和半污染区工作十个小时左右,然后再身心俱疲的走入清洁区进行休整。

  在面对患者的时候,我们的医护人员都能做到一丝不苟。但是放松下来之后,还是会有情绪上的波动”。李俊峰说,尤其是在大年三十晚上,窗外烟花不断绽放的时候,一些同事的情绪明显有点低落。为了让大家的情绪制造宣泄的途径,他对给自己有了新的“角色设定:“玩笑制造者”。每到吃饭或者休息的时候,他就会变身成为“话痨”,说段子、开玩笑:“每天晚上八点半,只要没有新收治的病人,我们就会召开例会,说完了工作上的事,就放开聊,把大家的情绪调动起来,这也是一种心理防护的必要措施。”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起初,尽管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会准时把统一的配餐送到清洁区,但李俊峰发现,吃了没几天,就有人“偷偷”吃起了方便面,“我把这个情况作了反馈之后,医院的后勤部门也特别给力,立即行动起来,给大家变着花样做饭,士气一下子起来了。”


李俊峰正在帮患者做检查(央广网发 李俊峰供图)

  我要告诉孩子:爸爸是个称职的医生

  “作为医生,出急诊是常有的事,有时候一两天不回家也是家常便饭。但这次不一样,一进隔离病区前后就得近一个月,再加上病毒的传染性较强,家人确实比较担心。”李俊峰坦言。

  他告诉记者,只要在休息时间,有些同事就会跟家人视频,但他隔两三天才会跟家人视频一次:“不是不想,而是必须得忍住,不能给他们形成习惯。因为我们在工作期间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随时得准备接收新来的患者,忙到半夜很常见。如果一开始就跟家人在固定时间视频,就会让家人形成期待,到了那个点,我没有消息的话,就会加重他们的焦虑。”为了不让家人形成期待心理,每次视频,他也不会多谈工作,每当家人问及,他也以“没事”“挺好”搪塞过去。

  如今,李俊峰和他的战友们已经进入了隔离观察阶段,除了总结这段时间的诊疗经验,他还忙着给自己的学生备课。他说,解除隔离后,一定要第一时间赶回家,抱抱自己的女儿:“等她长大了,我会告诉他,作为父亲,我陪她的时间太少,在尽一个父亲的责任方面是有欠缺的。但是,我更想告诉她,在跟病毒的战斗中,你的爸爸是一名合格的医生。”

编辑: 杜静

一位“战地”医生的心声:想告诉孩子,我是称职的

“等我的女儿长大,如果我再给她讲述这段经历,我会告诉她:你的爸爸是一名称职的医生。”在与新型冠状病毒战斗了整整14天后,2月5日下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病研究室主任李俊峰走出了重重设防的隔离病区,开始为期14天的隔离观察期。在接受总台央广记者采访时,回顾这14天的战斗经历,他对自己的表现给出了“合格”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