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12月16日消息(记者孙叶 赵家慧 徐秋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

  居民楼里的电梯坏了,迟迟没人来修理维护;小区内生活垃圾四处堆放,却无人问津;冬天暖气不热,不知该找谁解决……这些困扰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小苦恼”,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日积月累就成了社区治理的“大难题”。

  

  包河区清风网格的“爱之助”巡查队正在巡查小区卫生状态(央广网发 包河区区委组织部供图)

  今年5月,包河区获批成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试验区,一系列社区治理的探索不断推进深化,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城市基层的创新实践。今年11月,安徽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现场观摩交流会在合肥市包河区举行,总结宣传推广合肥市包河区开展“组织进楼、服务进家、协商共治”,加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的经验做法。

  包河区作为省会中心城区,由老郊区衍生而来。伴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大量新市民“进城入楼”、新农民“洗脚上楼”,10多年人口猛增3倍,达到142万人。

  包河区大力实施“红色领航和美小区”建设,构建“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矛盾问题就地解决”的治理格局。让社区治理不仅有解决问题的“力度”,更有和睦邻里的“温度”。

  故事一:党建引领楼栋“议事会”,让小事不出楼道

  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琼临网格一号楼还有一个更有温度的名字:“睦邻居”。居民们从自家拿出桌椅,将小小的楼栋空间打造成了党群议事客厅。

  

  滨湖世纪社区琼临网格的中秋百家宴(央广网发 包河区区委组织部供图)

  退休党员吴宗惠是楼栋党小组长,她告诉记者,“当时网格党总支上门走访,问我有什么建议,我就说希望成立楼栋党小组,没想到这个想法和党总支书记不谋而合,我也就成为第一批开始服务楼栋居民的党员。”

  今年7月,楼栋高空抛物现象频频发生,在楼栋微信群里引发热议。琼临网格党总支、琼临居委会、物业与楼栋党小组几方联动,在楼栋大厅召开专题议事会。随后,楼栋党小组成员和物业管理员一起入户宣传,同时在微信群内进行引导,高空抛物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何激发基层的治理活力、调动治理积极性很关键。包河区按照“社区建党委-小区建支部-楼栋建党小组-党员家庭中心户和示范户”的组织体系,推进党组织和工作延伸到小区、楼栋和居民家庭。全区共建立小区(网格)党支部190个,楼栋党小组489个,评定党员中心户1600余个。

  由于基层党建工作开展得早,琼临网格的党组织作用已基本完成从“拉手”到“放手”的转变,党组织只需要“站在边上保障”即可。对楼栋内部问题,楼栋党小组召集党员中心户、居民骨干在楼栋协商解决;对小区内部问题,由小区(网格)党支部召集楼栋党小组、物业企业、业委会负责人在小区协商解决,努力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反馈。

  包河区太湖新村小区是个回迁新小区,回迁后成立了小区党支部和8个楼栋党小组。

  停车位分配曾经是小区的主要矛盾,“抢”小区地上停车位造成了不少邻里矛盾。今年3月1日,小区的红色议事厅专门为这事召开协商会议,社区党委、楼栋长、单元长、小区党员、居民委员会、居民监督委员会、物业等各方代表参加,就停车位分配达成一致,大家决定采取摇号的方式公平公开解决停车位问题,物业则安排了专人引导小区居民规范停车。大家在“心平气和”的氛围下解决了“抢车位”症结。接着,小区又用同样的办法妥善处理了广场舞扰民、物业费收缴等诸多问题。

  故事二:社区网格,及时消灭火情的楼栋“110”

  今年69岁的周化连原来是一名乡镇镇长。如今,他的身份是一名退休老党员,也是合肥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清华园小区“爱之家”安全巡逻队队长,小区居民都亲切地喊他“周叔”。

  去年,在周化连的倡议下,“爱之家”安全巡查队成立。巡查队每月集中活动,主要查看小区公共设施损坏情况、排查安全隐患。

  去年初的一天,清华园5栋903房主外出时忘了灶台上还煮着花生,回来时厨房已是浓烟滚滚。派出所民警赶到时,周化连已经和巡查队其他成员一起打开了房门。如今说起楼栋党小组长周化连,不少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道:“周叔就是咱们楼栋‘110’”。

  在包河区,全区108个村和社区通过“一户一户走、一家一家访”,选出了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特别是刚退休的居民党员、热心群众,担任自己居住楼栋党小组的组长或楼栋小组长,引导医生、护士、律师等具有专业特长的居民在楼栋注册。依托区、街道、社区三级社区治理学院,发挥居民积极性,建设社区网络,推动城市基层科学治理、高效治理。

  故事三:树立问题导向,聚焦“一老一小”

  家住太湖新村小区的郑宏英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和邻居们串门聊天。79岁的她是独居老人,“最害怕一个人在家没人说话,有个头疼脑最热的都没人知道。夕阳红互助小组真真切切为我解决了这个顾虑。”

  

  万年埠街道云海社区家庭医生在一米阳光党群服务站为民服务(央广网发 包河区区委组织部供图)

  包河区着力转变服务职能,推动街道职能“一上一下”,强化小区服务的精准性。立足中青年人白天上班晚上回家,聚焦“一老一少”,提供家庭医生、居家养老、快乐学堂等服务,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太湖新村小区有不乏空巢、孤寡老人家庭。社区党委提前摸排了小区老人情况,组织老人们通过见面会交流感情。此外,每个小组配备2名志愿者,定期上门为老人服务,并将联系方式留给老人,第一时间为遇到困难的老人提供服务。

  在滨湖世纪社区徽昌苑小区,退休党员金秀英每天要跟着孩子们一起“上下学”。作为一名楼栋党小组长,金秀英在孩子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都要抽出时间劝导文明交通,为孩子们架起一道安全通道。

  

  太湖新村小区党员志愿者母亲节给空巢老人送鲜花(央广网发 包河区区委组织部供图)

  在她和社区党委的支持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党员也纷纷加入,一支文明护学队就这样成立了。他们穿着红马夹、手拿小红旗,在学生上学、放学期间,组织护送孩子们安全通行,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今年6月,包河区全面完成街道体制改革,实现街道“大瘦身”,街道工作重心实质性转移到加强基层党建和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工作上来。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正不断产生叠加效应,街道和社区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推深做实小区治理文章。

  故事四:培育社会服务,创新沟通方式

  2018年2月5日,在社区居民热盼的目光里,合肥市爱邻社会工作服务社运行的“乐巢计划长者安全友好家园”项目在包公街道落户,社工对辖区60周岁以上的孤寡、空巢、高龄、困难等长辈群体的居住环境进行评估,并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和服务对象的需求,开展众多活动。

  

  望湖街道沁心湖社区,党员志愿者入户为高龄、空巢老人清洗空调(央广网发 包河区区委组织部供图)

  2014至2018年,包河区连续开展三届公益创投项目,重点支持社区治理类、平台建设类、能力建设类、专业服务类和为老服务类等项目,共投入资金2146万元,总计资助155个微公益创投项目。通过0元注册、直接登记、财政资金奖补等措施,鼓励支持全区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治理,引进规范的社会组织承担公共服务项目,近3年来,共引导各类组织实施服务项目825个,服务社区家庭1万多个。

  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也是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创新点。建好、管好、用好楼栋QQ群和微信群,打造楼栋“110”,通过建立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系统,自动匹配不同年龄段居民的服务需求,精准推送各类服务信息,并通过在小区、楼栋设置二维码,将辖区内服务和资源梳理打包“上网”,居民通过“扫码”即可实时了解服务信息、参与社区活动,实现了“事在网中办”“服务不打烊”。

  

  清华园小区的“红色家访,党群串门”活动(央广网发 包河区区委组织部供图)

  在商务楼宇(商圈),则通过金牌“店小二”“包·办好”等载体,主动回应企业和人才的多层次需求,将企业所需的党建、工商、税务及人才所需的社交、生活等服务捆绑打包、高效投送,实现服务“无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