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广东省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央广网广州12月10日消息(记者郭翔宇 通讯员许钰敏 粤仁宣第四届广东省技工院校技能大赛决赛日前落下帷幕。广东省技工院校技能大赛是广东技工院校系列技能竞赛中类别最高、发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竞赛活动之一,此次举办全面检阅了广东省技工院校近年来的办学情况,深入引导技工院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不断提升技工院校的综合实力,选手们更是赛出成绩,赛出水平,尽显技能人才风采。

  284个队伍506名学生进入决赛

  大赛自今年7月启动以来,经过四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各项赛事圆满完成。大赛决赛为期5天,经过全省128所技工院校上万名参赛者层层选拔后,共有284个代表队、506名学生进入决赛。大赛共设现代制造业综合技能、智能制造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20个比赛项目,紧密围绕广东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

  相比上届,今年比赛项目更加丰富,增加到20个,比上届增加33.3%,参与学校达到128所,比上届增加了16所,办赛范围更加开放。此外,在组织形式和命题上,注重与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对接,突出高标准办赛。同时,大赛也涌现出一批理论水平高、操作能力强的技术能手,为更多技能人才提供检验能力和展现自我的舞台。

   大赛与“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重大工程紧密结合,检验技工院校服务就业创业能力与水平。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的广东粤菜师傅学院,在此次成为烹饪项目的赛场,该学院采用“新型学徒制”的方式,将师傅带徒模式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培养出一批粤菜烹饪技能人才。

  校企合作、以赛促教成比赛亮点

  除了对接产业更加紧密之外,大赛还深入校企合作,注重弘扬工匠精神,每名学生选手都能得到来自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如此次承办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项目比赛广州市技师学院,便与深圳市某家科技公司开展合作,联合培养人才,该企业同时也是比赛的技术支持企业。事实上,除技能大赛之外,广东许多技工院校都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开设“订单班”,学校针对企业和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从而使得学生从学校进入企业的过程实现“无缝对接”。

  大赛还强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充分考虑广东省技工院校学生实际特点,提升普及性与办学质量的针对性。如广东省城建技师学院便是通过承办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项目的比赛,带动教学的改进,目前已设置专业教师10人,机械数控加工实训室2间,3D打印实训室2间,产品设计实训室4间。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也将依照本次比赛的内容和标准进行项目式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在数字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综合能力。

  广东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技能大赛是选拔高技能人才、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有效途径。广东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建,全面提升技工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推动比赛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目前,全省有156所技工院校,其中技师学院36所、高级技工学校21所,在校生55.4万人,近五年来共培养技能人才100多万人,技工院校正成为广东省高技能人才的孵化器,广东正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刚刚过去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广东选手取得8金、3银、1铜及8个优胜奖的辉煌战绩,金牌数量占全国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