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11月15日消息(记者郑澍)搭建一个场所,让每一个患儿都有在与疾病做斗争的日子里还能有同时学习知识的机会。11月15日上午,菁菁校园·中肿病房学校揭牌仪式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举行。

  据了解,“菁菁”意为草木繁盛、绿意盎然的样子,寓意充满生机、生气,这代表对每一位患儿能够康复的美好祝愿。病房学校的建立,一方面能够帮助患儿能继续与老师、同伴互动交流,另一方面也帮助他们在病房学校中重塑自信、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帮助他们能在治疗后能更好更快地回归学校,继续学业。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单病种首席专家孙晓非教授表示,相当一部分儿童肿瘤接受科学、规范化的治疗后,效果还是非常好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以上,很多儿童肿瘤疾病实际上是可以治愈。但在确保儿童肿瘤患儿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规范化治疗同时,我们同样也需要关注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精神上的得到的关爱和治疗后学校、社会对他们的接纳,这对他们重拾健康,回归正常社会生活也是十分重要。

颁发首批志愿者教师证书(央广网发 院方供图)

  病房学校的负责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儿童肿瘤科张翼鷟主任介绍,志愿者教师由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本院职工志愿者,华南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志愿者、儿童肿瘤康复者构成。以患儿学龄、身体状况、智力水平所对应在校学生所学科目为主,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艺术等。教师负责根据每一个患儿的学习需求、学业水平、智力水平及治疗中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同时教学方式鼓励多样,面授、在线(微信视频、邮件等)不限。教学频次会结合患儿学生的治疗周期、学习意愿、健康条件,确定有规律的上课时间。

电影剧照(央广网发 院方供图)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关爱儿童肿瘤患儿的微电影——《勇士》的全国首映仪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孙颖教授表示,期待微电影《勇士》能够走进千家万户,让全社会更多的人了解儿童肿瘤,关注儿童肿瘤,帮助这群特殊的孩子们早日恢复健康,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共同为实现健康中国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