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宁波10月11日消息(记者曹美丽 杜金明 通讯员杨熙瑾)宁波市第九医院有一间特殊的病房,进出需要刷卡或输入密码,“病人”基本都是喝醉酒的人。这是由宁波市公安局江北分局联合当地卫生部门建立的浙江省第一家“公安醒酒中心”。

  “公安醒酒中心”并不大,目测有15平方米左右。但这里的防护、救治及监控等硬件设施很全,病床、沙发、桌椅、储物柜,还有一个小小的卫生间。让记者印象最深的是房间在细节上的处理,可以说处处为醉酒人员的安全考虑:围墙、卫生间的墙面、地面以及桌角等,全部进行了软包处理,正对着的门的窗户也都装上了防护装置,把玻璃窗跟醉酒人员进行了有效隔离。

  “我们一旦接到涉酒的警情,像醉的严重的躺在路边,或酒后寻衅滋事,我们经过判断,需要醒酒出处理的,都会带到醒酒中心来。”宁波市公安局江北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徐文军说,一名醉酒人员一般由一名民警和两名辅警陪同,进行保护性约束,医院的医务人员负责对醉酒人员进行醒酒治疗。“如果醉的不是特别厉害,一般输两瓶液就差不多了。”徐文军同时表示,在醒酒治疗的过程中,警方也会不断尝试联系醉酒人员的家人和朋友,“我们的警力有限,也尽量让家人过来陪护。”

  近年来,酒后违法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公安机关由于缺乏专门的约束场所和手段,没有专业的醒酒治疗人员和设施等客观条件,是造成涉酒案事件、袭警案件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同时从医学角度来看,醉酒作为酒精中毒的外在表现,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极易发生死亡、重伤等后果,给公安工作造成较大被动。据统计,2018年,宁波市江北区发生酒后袭警案件就达19起,在该区民警维权案件中占比59%。

  “我们专门成立由治安、法制、刑侦、督察、执法保障等多警种组成的专题调研组,针对醉酒人员处置执法过程中的突出安全隐患,深入调研。”徐文军说,调研组主动同辖区中心医院进行对接,就醉酒人员医学特征、心理和行为特征、保护性约束的困难等问题开展共同攻坚。经多次协调沟通,双方一致认为进一步规范和细化醉酒人员保护性约束措施,搭建一个集保护、约束、治疗、救助于一体的“一站式”醒酒平台迫在眉睫,在对醉酒人有效约束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医疗性保护和救助,能很大程度上消除不可预见的疾病死亡、暴力袭警等风险隐患。

  “我们选定了地处城区中心地段、酒吧相对集中的老外滩附近的宁波大学附属医院和地处城乡结合部、与各执法办案单位距离相对较近的宁波市第九医院。”徐文军说,他们对医院现有病房进行改造,开辟设立区域、张贴醒目标识,安装必要的防护、救治及监控等硬件设施后,今年5月10日,“公安醒酒中心”正式启用,成为 “一站式”救助、治疗服务场所。

  为确保工作有序进行,江北分局还联合卫计部门制定了《醒酒救助中心工作规范》、《醒酒治疗流程》等工作规范,明确公安、卫计部门各自的职责分工,即:公安机关负责醒酒中心的治安保卫,派员对醉酒人员进行保护性约束,依法处理违反治安管理和涉嫌违法犯罪的醉酒人员;卫计部门负责在指定医院内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设备,由医院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或者群众自愿送交的醉酒人员进行醒酒治疗。同时,在公安内部也对法制、督察、科通及各办案单位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进一步严密责任链条,确保各司其职。

  “公安醒酒中心”启用以来,全区发生的近380起涉酒警情,均得到及时妥善处置,处置时间同比下降65%。“经过这5个多月运行,我觉得建立醒酒中心是非常必要的。”徐文军同时也坦言,目前江北区的两家醒酒中心利用率还不是很理想,“因为警力确实有限,压力挺大的,一个人就要动用3名警力。”徐文军说,相关的制度还需要完善,“如果有专门的人员去负责,那样利用率会更高,效果肯定更好。”

  据悉,江北公安的醒酒中心启用后,宁波其他区县(市)也在跟进,目前宁波余姚市公安局已在当地市人民医院和马渚镇中心卫生院各建立一间醒酒室,今年以来已安全规范处置醉酒人员超百人,大幅度降低了责任事故发生概率。因发生过醉酒者在派出所猝死的意外,鄞州区公安分局对醒酒中心的建设更加重视,目前已在辖区8家医院设点。

  “因为我们是浙江省第一家,最近,有不少省内兄弟单位也到我们这交流学习。”徐文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