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奔小康——土族人民河湟谷地建美好家园

2019-07-24 09:36:00来源:央广网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移民搬迁班彦新村(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央广网互助7月24日消息(记者张雷)近日,记者随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奔小康现场推进会代表团来到今年5月刚退出贫困县的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实地观摩,现场考察土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土族是全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总人口约29万人,主要聚居在河湟谷地的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和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和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等地。

身着七彩民族服饰的班彦新村迎宾土族阿姑(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关于土族的族源有众多说法,根据各种史料佐证,学术界更倾向于土族是从东北向西南迁徙到黄河上游支流湟水流域及祁连山区的慕容鲜卑吐谷浑人后裔。

  新中国成立后,土族作为中华民族56个民族之一,与河湟谷地的汉族、蒙古族、回族等多民族兄弟和睦相处,同心同德共建美好家园,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班彦新村村民跳起土族传统民族舞蹈安召舞(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记者随代表团首先来到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新村。走进新村大门,身穿七彩民族服饰的土族阿姑夹道欢迎客人。操场上,身穿节日盛装的男女村民围成几圈,唱起土族民歌,跳起欢快的土族传统舞蹈安召舞。

  走进班彦新村,纵横交错的脚道两旁,整齐排列着一座座带有庭院的农家小院。村综合办公服务中心旁的土族盘绣园,几位土族阿姑正盘坐在围廊地毯上,绣制独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

班彦新村土族阿姑在绣制民族手工艺品(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班彦新村是互助县十六个易地扶贫搬迁村之一。三年前,班彦村村民还散居在大山深处,近一半的家庭是贫困户,村里甚至十多年没娶进过一个新媳妇。2016年,互助县对班彦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村民住进统一规划的新房,发展八眉猪养殖、土族盘绣等手工艺品制作,开办农家乐,移风易俗简办婚丧嫁娶。三年间,当年的重点贫困村变成了易地搬迁“样板村”,全村整体脱贫,村里还娶进了十个新媳妇。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小庄村(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记者来到互助县城郊的威远镇小庄村。村文化广场舞台上,姑娘小伙跳起土族舞蹈,转起“轮子秋”。走进小庄村,街边舞台上,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歌手唱起土族“花儿”。街道上,民间艺人表演着土族民间传统文艺“梆梆鼓”。街道两旁,工匠们演示着弹羊毛、制作毡帽传统工艺,阿姑们现场制作土族盘绣,村民们热情地招呼客人参观民居和农家乐……

小庄村的土族“轮子秋”表演(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走进土族阿姑席玉秀开办的“玉秀农家院”,宽敞的庭院中矗立着一株高高的菩提树,树荫下,客人们围坐在桌旁,一边品尝土族美食,一边欣赏着席玉秀和儿孙们演唱土族民歌、表演民族舞蹈。

小庄村土族姑娘在农家乐门前迎宾客(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席玉秀告诉记者,她16岁因贫辍学后,打破土族女人不能抛头露面挣钱的观念束缚,外出销售手工制作的土族刺绣,擅长唱歌跳舞的她还组建了一支演出队,外出参加县乡镇文化演出活动。如今,全家一起经营“玉秀农家院”,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小庄村土族村民席玉秀一家为美好生活点赞(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小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国龙介绍,以前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小孩。近年来,村里大力发展乡村民俗旅游,不仅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如今到小庄村打工的外地人已超过了本村村民。村里大多数人家盖起了小楼,开上了小轿车,过上了好日子。去年全村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1.4万多元,成为青海省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典型村。

互助土族自治县油菜花海中的美丽乡村(央广网记者 张雷 摄)

编辑: 郑皓月

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奔小康——土族人民河湟谷地建美好家园

近日,记者随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奔小康现场推进会代表团来到今年5月刚退出贫困县的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实地观摩,现场考察土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