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40年看青海]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2018-12-19 15:29:00来源:央广网

  

  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总院的“床头结算系统”(央广网记者葛修远摄)

  央广网西宁12月19日消息(记者张雷 葛修远)12月1日至8日,央广网记者随“40年看青海·媒体记者青海行”主题采访团,深入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祁连山区,实地探访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筑牢中华民族生态安全屏障,高质量推动资源能源绿色开发,为各族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实践成效。今天刊出记者采写的系列报道《40年看青海》第六篇《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总院专家正在利用远程会诊系统对分院患者进行诊断(央广网记者葛修远摄)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将75%以上的财政收入用于改善民生,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各族群众在住房就业、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12月2日,记者来到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这是全国第一个市县乡村跨区域紧密型一体化的健康共同体,以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为总院,整合西宁市属大通县3家公立医院和29所乡镇卫生院以及289所行政村卫生室,实行的“总院—分院—卫生院—村卫生室”四级垂直管理模式。 

  

  海东市高铁新区学校的学生正在上体育课(央广网记者葛修远摄)

  为了让老百姓“小病在基层、大病上医院、康复回社区”,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组建后,专门成立了双向转诊科,开通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患者一般疾病可以在基层医院解决,需向上级医院转院时,由全科医生负责联系上级医院,到上级医院治疗免收挂号费,优先诊疗、优先检查、优先安排住院,等到患者康复期时,再由上级医院联系下转至基层医院继续进行康复治疗。 

  来医院复查的患者姜瑞告诉记者,他家住大通县黄家寨镇杨家寨村,因连续呕血到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三分院大通县中医院就诊,通过双向转诊来到总院,入院1个多小时,检查结果就出来,很快做了手术,非常成功。

   

  德令哈市陶尔根家园(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据了解,目前青海省医疗卫生机构已从改革开放初的1047家增长到6376家,累计组建不同形式医联体95个,覆盖全省的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疗保障、基本药物供应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各族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看病远”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各族牧民住进了小区楼房(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12月4日,记者来到海东市高铁新区学校,这是一所半寄宿制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文体活动场所等硬件设施齐全。足球场上,各族学生正在欢快地踢足球。 

  海东市高铁新区学校副校长达林奎介绍,学校突出红色文化,讲述党的光辉历史,通过“八好教育”教给学生尊师重道的礼节礼仪。在日常教学中学校还着重向学生讲述56个民族是一家、“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的理念,普及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 

  

  德令哈市陶尔根家园服务中心(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12月6日,记者来到德令哈市陶尔根家园。这个总建筑面积达8.5万平方米、少数民族人口占到95%的小区的新社区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牧民向市民转变、牧区向市区转变、帐篷向楼房转变”的民族团结进步典型示范。 

  2009年以来,海西州全力推进新型游牧民定居点工程,德令哈市三镇一乡13个牧业村的891户3600多名各族牧民先后进城,入住陶尔根家园17栋楼房。 

  

  柯鲁柯农垦文化风情小镇(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德令哈市蓄集乡党委书记哈斯保克对记者说,小区还建有办事服务楼、日间照料中心、幼儿园等配套设施,文化活动广场、活动室、牧家书屋、卫生室等辅助设施,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零距离一站式”服务,形成了各族牧民“生活在小区、生产在牧区”的新型生活圈。 

  今年46岁的蒙古族居民永花以前是德令哈市蓄集乡伊克拉村村民,两个孩子在市里工作,她在50公里外的牧场养殖20头牛,尽管要两头跑,但能经常与孩子在一起,生活更幸福。 

  

  330间商铺带动1000多人创业就业(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德令哈市以西13公里的柯鲁柯农垦文化风情小镇是在原德令哈农场遗址上恢复改造建设的。20世纪50年代,成千上万名热血青年在“开发柴达木”的召唤下,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这里,这些拓荒者用铁锹、镐头开路垦荒,兴修水利,建起德令哈农场等20多个国营农场,为柴达木的开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传承和弘扬“坚韧不拔、吃苦耐劳、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柴达木农垦精神,2015年,德令哈市按照“修旧如旧、整新如旧”的原则,对具有年代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农场大礼堂、职工医院、农场机关办公总部旧址等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修复,还创建了农垦文化博物馆,重现当年农垦职工劳动、生活、学习场景。 

  

  小镇居民安享慢生活(央广网记者张雷摄)

  近两年,不少当年柴达木盆地开发建设者回来探亲旅游,倍感亲切。前来观光的游客在休闲之余,受到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教育。小镇部分居民由住户向商户转型,经营330间商铺,1000多人实现创业就业。

编辑: 刘拓拓

[40年看青海]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12月1日至8日,央广网记者随“40年看青海·媒体记者青海行”主题采访团,深入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祁连山区,实地探访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筑牢中华民族生态安全屏障,高质量推动资源能源绿色开发,为各族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实践成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