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重庆忠县:垃圾无害化处理让城乡颜值大提升

2018-06-17 15:2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重庆6月17日消息(记者刘湛 通讯员伯华)近日一大早,重庆忠县的丁师傅开着装有满满一车垃圾的卡车行驶在重庆忠县乌杨街道的乡村路上,这一车垃圾将被运往重庆海螺垃圾焚烧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近年来,从事运输工作的卡车司机丁师傅在业务范围上有所扩大,每隔两天,他会从重庆忠县金鸡场镇拉一车生活垃圾,到重庆海螺垃圾焚烧厂。

  “这些垃圾都是经过专业设备压缩后运往海螺公司焚烧的,我每次要拉五六吨。”丁师傅跑的业务正是忠县综合处理生活垃圾环保一体化项目中的一个环节。这个项目是目前重庆及西南地区首次利用水泥生产线上的水泥窑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可消化全县所有的生活垃圾,实现对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县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县综合处理生活垃圾环保一体化项目于2015年4月建成投运,可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62000吨、污泥25000吨,有效解决了三峡库区城市生活垃圾“白色”污染问题。截至目前,项目估算无害化处理城乡生活垃圾超过200000吨。去年6月,该县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垃圾搬家 城乡颜值大提升

  2015年底,忠县全面启动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进一步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城乡协同收集垃圾模式,优化组合收集、收运方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并因地制宜在农村区域实行垃圾分类处理一村一策,切实推广低成本、低维护的垃圾生物处理、堆肥处理、沼气池处理等处理方式。目前,全县300多个行政村(社区)的生活垃圾实现了有效治理,垃圾收集设施完善,垃圾收运和村级保洁工作实现常态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覆盖面达到99%。

  “现在农村很少见到垃圾遍地的现象,生活环境变干净,变美了,和城里的环境差不多了。”兴峰乡兴峰场上的居民范建辉对目前乡村生活环境表示满意。与此同时,城区环境的改善更是翻天覆地。2016年起,忠县城区环卫工作采取服务外包形式运营,这也是重庆市首个采取PPP模式运行的环卫项目,由忠县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全权负责县城的生活垃圾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等工作。县环卫所的保洁任务减化后,将腾出来的精力放在督查、监管、考核上,考核结果直接与拨付给桑德公司的承包费挂钩。2016年10月,因某路段作业质量不达标,桑德公司被扣除8万元的承包费。严格的考核机制,创新的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环卫管理效率,提升了环卫作业质量。

  与此同时,忠县还加大投入,在城区设置可回收、不可回收果皮箱700余个。转变工作方式,上门集中收运市民、商铺的废旧家具等大件垃圾。率先在重庆市推行“垃圾不落地”收运模式,先期在县城滨江路、临江路撤除原有垃圾箱,改由垃圾压缩车定时定点收集,杜绝垃圾二次污染。

  “每当外地亲戚赞扬我们市容市貌干净整洁的时候,我就感到十分自豪。”家住县城忠州广场附近的居民刘洋说。

  变废为宝,绿色循环生态好

  每年几万吨垃圾是怎么变废为宝的?“垃圾焚烧过程中将产生难处理物,而这种物质可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一并处置,从而使垃圾处理达到真正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重庆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会计师汪满波介绍,海螺公司的CKK垃圾焚烧系统利用目前先进的垃圾气化技术,将垃圾气化成可燃烧气体,并输入新型干法水泥的分解炉中,代替部分燃料进行燃烧,利用分解炉中特有的高温及碱性环境,将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分解和固化。目前,这个项目作为库区唯一的垃圾环保一体化处理项目,已顺利通过二噁英排放等多项检测,且检测数据远远优于国家标准指标。

  “这个项目可以满足忠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要求,不再需要新建垃圾填埋场。”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项目投运后不仅有效节约了土地资源,还避免了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渗透液造成的重复污染。

  “生活垃圾无害化焚烧生产线每天可无害化处理200吨城市生活垃圾。”汪满波称,目前,每天运往海螺垃圾焚烧厂的生活垃圾只有50吨至60吨。下一步,全县大部分生活垃圾将分阶段逐步纳入焚烧处理范围,日后将实现日处理200吨生活垃圾的工作目标。

编辑: 郑睿

重庆忠县:垃圾无害化处理让城乡颜值大提升

近日一大早,重庆忠县的丁师傅开着装有满满一车垃圾的卡车行驶在重庆忠县乌杨街道的乡村路上,这一车垃圾将被运往重庆海螺垃圾焚烧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