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民族团结一家亲 新疆昌吉市伴着民族团结的旋律舞蹈

2017-09-21 19:4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昌吉9月21日消息(记者张雷 通讯员马月 刘荣金秋九月,新疆昌吉大地一派丰收的景象。在昌吉市六工镇西五工村阿卜杜热合曼大叔的葡萄地头,一曲维吾尔语歌曲《一杯美酒》余音袅袅……和着欢快优美的旋律,前来给阿卜杜热合曼大叔采收葡萄的乡亲手底下也是忙得欢实,那醉人的旋律似乎已经让西五工村的葡萄种植户尝到了丰收的美酒……

  共居篇:西五工村的葡萄情节

  昌吉市区向北不足10公里,一条条葡萄长廊犹如绿色的飘带把绵延数十公里的耕地装扮的分外醒目,盛产鲜食葡萄的六工镇西五工村就坐落于此。

  昌吉市六工镇西五工村是远近闻名的鲜食葡萄种植村。每年,来自广东、浙江的客商,早早就来下订单,葡萄一出地头,就踏上远去南国的旅程,有的还漂洋过海,上东南亚国家民众的餐桌。良好的销路增长了村民种植葡萄的信心,因此,西五工村7000多亩耕地,99%种的都是葡萄。用村民自己的话说,在西五工村,只要能种地的地方,都是葡萄。

  这些种葡萄的村民中,西五工村二组60岁的阿卜杜热合曼是最早吃螃蟹的那一个。1999年前他一直从事运输工作,一次,他帮大西渠镇民拉运葡萄,发现收货款都是一沓一沓的,非常好奇地问,种植葡萄到底能收入多少钱?村民说一亩地三到五千不成问题,阿卜杜热合曼吃了一惊。

  阿卜杜热合曼再也坐不住了,回到村里和左邻右舍一合计准备尝试种葡萄。第二年开春,他停掉了运输车,早早开始跑苗木、学技术,这一忙活,也拉开了西五工村种植葡萄的序幕。邻居张存说:“那时候信息都比较闭塞,要不是阿卜杜热合曼把种葡萄挣钱多的消息带回村里,西五工的葡萄发展不到今天,如今村民的好日子都是托他的福。”

  阿卜杜热合曼却说,当年谁都没种葡萄的经验,看着别人能挣钱,自己却不一定行,所以想着自己先尝试尝试,万一赔钱了,不用拖累大家伙。摸索了三四年,阿卜杜热合曼琢磨出了种葡萄的门道,年景好的时候一亩地收入5、6不是难事,这时候他才放心大胆地让村民改种鲜食葡萄。

  阿卜杜热合曼宁愿自己承担风险,村民们心里也念着他的好。阿卜杜热合曼回忆说,2014年,他种植了15亩地的葡萄,因为葡萄涨势好,早早就被广东客商下了订单,9月20日客商会准时来收货。就在阿卜杜热合曼等着品尝丰收果实的时候,一场寒流预报向他打来闷头一棍,天气预报说19晚间有一场霜降……15亩地葡萄、一亩地900公斤、一家三口人……阿卜杜热合曼想破头也不知如何保住已经成熟的葡萄!就在他们一家在地头踌躇徘徊的时候,西五工村的各族村民陆续来到他家葡萄地,没有一句客套话,就一件事情,从霜降手里把15亩地的葡萄抢回来!大家井然有序,有的在地里葡萄、有的运送葡萄、有的过称装箱……整整16个小时,大家顾不上吃饭休息,像打一场战役一样争分夺秒帮阿卜杜热合曼一家收葡萄,凌晨2点,15亩地的葡萄应收尽收,全部装箱放进了储藏室。阿卜杜热合曼还想给大伙说声感谢的话,乡亲们拖着一身的疲劳已纷纷回家休息。

  霜降如期而至。第二天早晨阿卜杜热合曼回到地头看了看葡萄地的情况 ,叶子已经全部蔫儿掉下来,昨晚抢工遗落在地头的葡萄都冻成了“果冻”。这时,广东客商的电话响起,阿卜杜热合曼回复客商可以如期交货,那年,阿卜杜热合曼的15亩葡萄卖了12万。

  共融篇:巧克力和牛奶的故事

  早晨8:50分,一串欢快的冬不拉——《黑走马》响彻校园,昌吉市二中的师生们迎着朝阳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在八年级4班的早读课上,学生阿依西热阿合正在朗读自己的作文:“我是哈萨克族,李静是汉族,我是巧克力,她是牛奶,我们组合而成的牛奶巧克力是不是有一点点绵长,还有一点醇香呢?这就是我们市二中的味道,这就是我们攒劲的新疆味道,愿这醇香在大美新疆的土地上飘得更远,更远……”

  朗读声还在教室回荡,老师已经迫不及待的宣布:同学们,咱班阿依西热阿合撰写的这篇《牛奶巧克力 醇香满校园》的作文征服了新疆“阳光校园  我们是好伙伴”五好小公民演讲比赛众多评委,一举夺得比赛一等奖。

  其实,能拿到这个奖项,不仅是优美的文字,文章中的故事更是打动评委的底牌。文章中记叙了一对汉哈好姐妹与同学们之间发生的互助友爱的民族团结故事,同学们之间甘于舍得、乐于奉献、不计小我、只为大家的故事无不叫人为之动容。用阿依西热阿合的话说,市二中的民族团结故事一火车都装不下,因为,二中师生把民族团结融进了骨子中。

  昌吉市二中始建于1985年,2008年因为学校布局调整,将原来的哈萨克族中学六中合并到二中,组成了现在昌吉市唯一一所民汉双语基地学校。学校有在校生240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占到48%以上。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风俗、不同的课程……如何使2400学生和200多教职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成为了摆在昌吉市二中面前的一道鸿沟!

  如何逾越?市二中校长龙南飞说:“我们原本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我们拥有的是中华民族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代言市二中的名片,我们身上维系着共同的荣誉!”在这样的思路引领下,市二中的文化共融教育拉开序幕。

  校团委书记阿依扎提是从昌吉市考入新疆首届内高班的学生。10年求学路以优异的成绩从西南大学历史系毕业,阿依扎提毅然回到了市二中。除了在各年级承担历史课教学任务以外,她还主动承担宣讲员等职务。2016年她和学校的七名老师组成“弟子规研究”社团开始在校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讲学和研究。

  阿依扎提说:“国学和哈萨克族倡导的理念从根本上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长在哈萨克族家庭,非常熟知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只要找到两者的共同点,无论是哈萨克族、还是汉族都能形成一致的认识。”在她和社团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把“弟子规”国学教育逐渐向大课间延伸,现在,阿依扎提和社团成员每天校园都有五分钟时间和学生进行国学教育互动。

  邢春桃和左拉都是市二中射箭队的队员。左拉从小在牧区长大,身体结实又熟悉骑马射箭,一进校队就出类拔萃。邢春桃踏实稳重肯吃苦,但是比起技巧和力量和左拉还有很大的差距。看着左拉在校队独领风骚,邢春桃主动跟她讨教经验,左拉也不客气,每天带着邢春桃跑两公里,强迫她喝牛奶、吃鸡蛋,一起做背部肌肉训练,半年下来,邢春桃拉弓的力量比男队员都强出一截,2015年,邢春桃在全国学校射箭锦标赛拿下了一枚银牌。

  像这样已经形成特色的社团目前在市二中有24个,冬不拉、跆拳道、书法、玛依拉合唱等等,不仅成了展示技能才艺的大大舞台,也成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民族共融的乐园

  共乐篇:我是快乐的刘达吾提

  “看那牧场建起座座别墅,看那红男绿女骑马追逐,看那欢声笑语传遍山谷,恰熟,恰熟,巴恰熟,洒出心中的祝福……”今年9月初古尔邦节期间,昌吉市草原站站长刘达吾提和自己的亲戚巴尔哈提一家人伴着哈萨克传统歌曲《恰熟》载歌载舞,沉浸在幸福的气氛中。然而一年前的巴尔哈提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阿什里乡金涝坝村村民巴尔哈提不到40岁,但却不善于打理家庭经济,结婚十来年了,日子越过越穷。人穷志短,这句话一点不假,巴尔哈提一家更是不愿意和村民走动,慢慢的和村民们越来越疏远。

  2017年初,刘达吾提结对认亲认下了巴尔哈提这门“亲”。第一次上门,巴尔哈提还有些抵触情绪,刘达吾提非常诚恳的用流利的哈萨克语告诉巴尔哈提:“我的名字叫刘达吾提,我的姓是父辈给的,我的成长却是哈萨克乡亲给予的,我今天来到你的家里,就是要像当年他们帮助我一样帮助你!”

  巴尔哈提没有想到,眼前这位有着公职身份的人竟然和自己有着这么亲近关系,他的心扉逐渐打开。后来,刘达吾提参加“访惠聚”工作队,彻底住到了阿什里乡金涝坝村一逮着空他就会找巴尔哈提,给他讲国家富民政策给他出致富的主意给他讲外面的世界在刘达吾提的帮助下,各级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给巴尔哈提赠送生活用品,刘达吾提还给他担保贷款发展畜牧养殖,专门从畜牧兽医部门帮他引进种畜,并且在市区给巴尔哈提的妻子租了一间门面房,让巴尔哈提在家里熏肉打馕,再运到门面店让妻子在街上销售,不到半年时间,小两口早已成了万元户。古尔邦节,两口子准备了馕饼、熏马肠、干果把刘达吾提左邻右舍的村民都请到家里,一起跳起欢快的“恰熟”。

  刘达吾提年幼时和父母迁居到沙梁子村,当时因为生活窘困,迁居到一起的各民族家庭谁家有吃的都会给邻里家的孩子留上一口,刘达吾提在哈萨克邻居家吃的久了,还得了一个“达吾提”的名字,后来上学也没改名,直到现在。刘达吾提深有感触:“我从上学开始大家就奇怪我的名字怎么来的,我就给他们每个人讲我名字背后的民族团结故事,百讲不厌,我不仅要讲,更要做,通过身体力行的行动教育引导身边的同志们深刻认识民族团结不是纸上谈兵,一定是彼此间真心交往交流交融,就像“刘达吾提”这个符号一样,烙上民族团结的痕迹。”

  忆往昔孤烟落日映出边疆沉寂,看今朝和谐发展共谱团结序曲。

  西五工村党支部书记王红所说:“西五工村能够实现一次次的跨越发展,靠的是党的民族政策,靠的是全村各族村民同心同德。西五工村将进一步搞好各民族大团结,全力推进富裕、文明、进步、和谐的新农村建设,与全国各族人民同步实现小康。”

  昌吉市硫磺沟镇楼庄子村村民马建群说:“这几年,国家给的惠民项目真是多,各种建设一个接一个。我们老百姓从这些项目中受益最多,目前村里正规划发展乡村旅游,群众积极性很高,一心想着依靠国家的好政策和自己的努力,早日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

  昌吉市民间剪纸艺人郝宪义说:“我要把身边发生的一个个民族团结故事就剪出来,让大家看到这些剪纸就想到身边的这些感人故事,有一天,我和老伴儿都离开人世了,让后人们都记得新疆自古以来就发生着数不胜数的民族团结故事,新疆的繁荣发展是各民族共同建设的成果。”

编辑: 刘拓拓
关键词: 新疆

民族团结一家亲 新疆昌吉市伴着民族团结的旋律舞蹈

金秋九月,新疆昌吉大地一派丰收的景象。在昌吉市六工镇西五工村阿卜杜热合曼大叔的葡萄地头,一曲维吾尔语歌曲《一杯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