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宁波四明山区的绿色生态法则

2017-08-16 18:38: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宁波816日消息(记者杜金明)四明山位于浙江省东部,四明山脉横跨宁波的慈溪、余姚、海曙、奉化四个区市以及绍兴的嵊州、上虞两区市。在古代,文人墨客常来此栖息,吟山咏水,题诗寄情。李白的《早望海霞边》中写到:“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大赞四明山美景。

  四明山亦是革命老区,曾是全国十九个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国南方七大游击区之一。 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四明山区的军民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四明山是当地老百姓的“钱袋子”,也是当地重要的“生态屏障”。

  四明山区域森林面积138.8万亩,占宁波市森林面积的20%以上,区域内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丰富,森林覆盖率72.1%,是宁波最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和自然资源。

  上世纪80年代初,四明山区的花木产业逐步兴起,并迅速扩大,高峰时期面积达11.4万亩,占全市花木总面积33.4%,区域内80%的农户从事花木行业,平均亩产出近万元,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支柱产业。随后花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业集聚度越来越高高,这里出产了全国近7成的樱花红枫苗木,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中国红枫之乡”和“中国樱花之乡”。

  然而,花木产业的发展在给当地农民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引发了水土流失、水源污染、自然景观破碎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生态问题。

  四明的一山一水,关乎百姓生计。于之淘金,又要留住山水,本就是鱼和熊掌。但人们已经意识到,一味向山水索取,不能长久。为了子孙后代,有些利益必须割舍。在不断的探索中,宁波四明山区的发展开始遵循一套与时俱进的绿色生态法则。

  “加法”:加大资金投入,反哺山林。

  过去是一味跟山林“要钱”,现在是不断投入资金,建设公益林,修复生态。从2014年起,宁波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用于四明山区域森林生态修复工作,目前已累计实施森林修复总面积2.6万亩,占需修复面积的77%,完成修复计划任务的128%

  与此同时,宁波还大幅度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从2015年开始,四明山区域市级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从40/亩提高到140/亩,成为宁波市乃至浙江省补偿标准最高的区域;不断扩大生态公益林覆盖范围,2016年新增市级生态公益林20万亩,四明山区域生态公益林总面积达到122万亩,占区域森林面积的88%

  上述数字是来自宁波市林业部门的统计,这些数字绝非“看起来很美”,而是有实实在在的成果。

  去年7月,宁波市林业局与中国林学会合作,组织中国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浙江省林科院、中科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站等单位的生态领域专家对四明山生态保护与修复情况进行了学术考察和评估。宁波市林业局总工程师林伟平说,评估专家认为宁波的治理思路与采取的措施切合实际,符合生态自然发展的规律,并提出了下一阶段修复的措施。

  “减法”:“退花还林”“刮骨疗伤”

  宁波奉化市溪口镇东姜坑村地处四明山腹地,有山林面积3900多亩,苗木是村民的摇钱树。2013年宁波实施退花还林政策以后,东姜坑村计划要减少1200亩花木种植面积。

  2012年前后,我们这里一般的农户每年收入都超过20万元,现在收入减少到56万元了,花木就是农民的饭碗”,东姜坑村党支部书记徐猛红说,你抢了人家的饭碗,谁会愿意?农民抵制情绪很大,工作非常难做。

  “工作做了一大堆,大家都理解了,最后还是靠村民的觉悟和意识,给子孙后代造福的事,其实都懂,就是一时难以接受。” 徐猛红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最近几年花木市场低迷,销售价格一直走低,村民种植积极性有所降低,这也给退花还林提供了契机。

  花木种植主要会造成水土流失、水源污染。目前四明山区花木种植面积是12万亩,“只减不增”是今后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宁波划定了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产业提升区,对各类区域范围进行公示、公告,强化执法刚性。优化四明山区域内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格局,将生态公益林内、水源保护地周边、25度以上耕地调出永久基本农田。

  “禁止开发区目前还有3.4万亩花木,这些花木正在慢慢退出” ,宁波市林业局 总工程师林伟平说,对于限制开发区内的花木,移动强度会控制,比如,每年花木移动量控制在20%

  “以后花木种植的重点要放在产业提升区,也不是随意种植,要引导农民种植精品、附加值高、对环境破坏小的品种。” 林伟平说,以后就是要引导生产、生活空间向生态空间让步。

  “乘法”:政策保障,规划先行。

  2010年,宁波市政府首次编制印发了《宁波市四明山区域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产业、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和村庄布局等5个专项规划。为更好地适应四明山区域的发展变化要求,2015年起对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评估,目前,《宁波市四明山区域发展规划纲要》及5个专项规划已正式发布。

  20152月,宁波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市级相关部门分别牵头制订出台了四明山区域旅游发展、环境保护、下山移民、森林美化等4个实施细则。

  此外,四明山区域涉及余姚、奉化、海曙三地,为切实加强统筹管理力度,2015年宁波市里成立了市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市级24个相关部门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市发改委设立四明山区域办,由一名副局级领导担任专职副主任,办公室成员由市级相关部门抽调,集中办公。两区一市也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设立区域办,抽调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同志专职从事区域办工作。基本形成市县两级统筹协调、联动推进的工作格局。

  科学规划、完善政策、组织保障,让四明山的生态修复工作效率倍增

  “除法”:寻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最大公约数

  保护生态不等于发展停滞。

  宁波余姚市四明山镇位于余姚市最南端,与海曙、奉化、嵊州、上虞四县市相邻,因地处四明山脉之巅而得名,是四明山区域一个物产富饶、风景秀丽的高山集镇。

  跟四明山里的大部分乡镇一样,四明山镇的老百姓也已种植花木为生。既做好退花还林,又不让老百姓收入减少,四明山镇着实下了不少功夫。

  2015年开始,四明山镇推行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地块以“禁止开发区”为主,计划三年完成共计7200亩的生态修复任务。主要采用香榧、红豆杉混合套种模式。在项目推进的同时,四明山镇还探索和引导村民种植其它特色经济作物,如悬岩村的樱桃,大山村的白茶、乌竹、树莓等。该镇在农转旅上也有成效,将一批复绿功能好、景观效应不错的地方,打造成观赏基地。如,2015年结合生态区域发展项目,在梨洲村小罗岗利用现有红枫樱花基地建设现代生态观光园,项目一期投资200万元,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在集镇利用梨洲大溪周边景观,打造红枫谷项目,总投资350万元,建成景观游步道,成为周边村民休闲散步的绝佳去处。

  “退花换林之后,必须找到替代产业或者对现有花木种植进行品种优化”,宁波四明山区域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董增荣 认为,必须找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最大公约数。

  目前,宁波正积极发展特色农林业、特色旅游等替代产业。在林特产业方面,建成香榧、大樱桃等林特基地7000多亩。还建成13个现代农业园区,其中余姚四明山现代农业综合区被列入省级综合区。建设现代林业园区6个,总面积近1.6万亩,总投资3100余万元。

  在旅游方面,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拓展农业观光、休闲、体验功能,余姚梁弄镇打造“特色小水果”基地建设,形成了50多个特色小水果基地,面积达1万多亩,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示范典型。

  与此同时,大力推进以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为核心的红色旅游,以雪窦山为核心的佛教文化旅游,以四明湖、香泉湾为代表的康体养生旅游,以徐凫岩房车露营基地、大岚山地运动基地等为代表的运动休闲旅游。串点成线,点面结合,四明山区域的旅游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

  这些替代产业让农民找到了致富的新路径。目前四明山区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988元,是2013年的1.6倍,年均增长27.2%。与之对应的是四明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2016年度四明山区域四座大型水库和四座中型水库的水质均保持在IIIII类标准,区域内重要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保持良好。至2016年底,四明山区域农村饮用水建设已基本完成。

  “原来没人在剡溪里洗菜淘米,现在不一样了,随处可见。” 奉化区四明山办专职副主任毛孟杰说,水质的改善,说明生态修复工作有了成效。

编辑: 刘拓拓
关键词: 宁波

宁波四明山区的绿色生态法则

四明山位于浙江省东部,四明山脉横跨宁波的慈溪、余姚、海曙、奉化四个区市以及绍兴的嵊州、上虞两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