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东京审判》巨幅油画在上海书展揭幕

2017-08-16 18:2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8月16日消息(记者傅闻捷 林馥榆 韩晓余)今天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东京审判》巨幅油画(部分)暨《东京审判——为了世界和平》纪念版揭幕仪式在上海展览中心序馆隆重举行。

  2017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同盟国在东京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宣判69周年。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鼎立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在上海书展特设“东京审判巨幅油画·出版工程”专题展示专区,让更多的民众了解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东京审判》巨幅油画(部分)首次亮相上海书展

  “东京审判”画作之最

  此次揭幕并展出的巨幅油画《东京审判》(部分),由著名画家、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斌及其团队创作,以油画绣像方式将检辩双方等数百位真实人物塑造在画面下端,以丝网版画方式再现日军暴行历史图档和庭审记录于画面上端。该巨制作品全长100米,是首次将“东京审判”这一历史题材引入油画的作品,其内容体量和作品长度也堪称“东京审判”画作之最。

  十几年前,李斌最初构想《东京审判》油画时,仅仅想到画中国代表团的群英图。因结识了向隆万、程兆奇先生,又担任了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带着“老三届”人特有的强烈的政治使命感,他逐渐开始酝酿将东京审判庭审全过程纳入画面,创作巨幅油画的设想。从2015年至今,两年半的时间,百米长卷油画的三分之一制作渐成,即本次书展揭幕、展出的两个部分:有关对华侵略、对华暴行罪庭审(4米×28米)和11国代表法官、检察官(4米×8米)。其中,第二部分“11国代表法官、检察官图”已先行刊布在《东京审判——为了世界和平》一书中(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4月出版,程兆奇 著),以新颖的形式帮助读者对这段历史形成更加具体和鲜明的认知。

  完整作品计划于2018年11月东京审判宣判70周年之际全部完成。

  尊重史实,点滴还原

  为真实再现历史,李斌多次到世界各地考察、找寻资料。中国台湾、日本东京、美国国家档案馆,处处留下他的足迹。他希望将自己画作中的人物平和展现,让所有的人在他的画里面,是一个史实的铺陈,而不是一种激情的泛滥。画作的每一个细节,衣着的一角、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眼神,李斌都反复琢磨修改,用心去呈现。

  李斌讲究写实,常常在寻找历史细节中遇到惊喜。在画11国代表法官、检察官时,为反复考究细节,他设法找来当事人的照片;为了使画作贴近真实人物,又一次次比对,找志愿者模仿当事人的动作,甚至自己穿衣拍照试验等等。画作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李斌心血的结晶。例如,仅仅为了准确画出中国检察官倪征日奥出席法庭时领带上的花纹,李斌就多次向其子女求证,反复修改。然而,更让人感动的,是作者对每个人物的尊重。李斌说,我画的每一个人物,包括日本战犯,在人格上一定要尊重他,不能因为是战犯,就羞辱他。恰恰因为他是人,所以他的这种罪行,他的倒行逆施,这种人性的纠结,就更值得去玩味。

  《东京审判——为了世界和平》纪念版于上海书展推出

  面向大众读者,进行学术普及

  本次活动同时揭幕并展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东京审判——为了世界和平》纪念版。

  东京审判作为二战后重大的历史事件,决定了日本战后的政治走向,乃至整个东亚历史进程,是战后日本和远东国际关系的新起点;同时,也对战后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长期以来,对于这一重要历史篇章,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关注度一直都很低,尤其是广大群众与青少年对东京审判了解非常有限。缺乏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既系统全面又通俗易懂的大众读物,便是原因之一。

  经过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几年的合作耕耘,东京审判基础文献已基本出版齐备,而除了专业学术研究者之外,如何使这段尘封的历史走向更广大的群众,尤其是青年一代,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课题。2016年,有关部门指示,要在以往出版东京审判系列图书的基础上,撰写一部通俗易懂的东京审判主题图书,立足于多语种出版以及输出版权。本书指定由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主任程兆奇教授负责撰写。在此背景下,《东京审判——为了世界和平》应运而生。

  图文并茂展示,生动呈现历史

  主办方表示,以往有关东京审判的严肃论著在专业性上固然无可指摘,但在可读性上不免给想要了解这段历史的普通人士设了一条门槛。《东京审判——为了世界和平》一书在创作之初便给自己确定了面向广泛读者群体的定位,在确保内容准确性的前提下,以深入浅出的文字介绍与东京审判相关的历史以及各方观点。同时书中使用了大量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等珍贵的档案图片,其中一些是首次公开出版,有助于读者对这段历史形成更加具体和鲜明的认知。而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的读者,书中也细列了有价值的参考书单。

  立场客观公正,展示国际视角

  据了解,本书并非单纯站在受害者立场上控诉侵略者的残暴,而是向读者同时呈现不同的观点。从庭审当时检辩双方的辩论,到审判结束后法学、史学领域的严肃探讨,作者以更加全面、客观的法理依据和国际视角阐述了这一世界级审判从法庭成立、管辖权之争,直至罪行审理、判决量刑过程中各方的持续博弈。从书中展现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设立至宣判的艰难历程可以看出,虽然同盟国对遵守既有司法公正所可能面临的困难(如“事后法”等等问题)早已有了充分认识,但同盟国没有因此采取更为简便的方法(如就地处决或设立简易军事法庭进行速审速决),而是知难而上,采用盟国法庭审判的慎重方式。从开庭之初连绵数日的管辖权之争,到进入庭审之后旷日持久的攻防,检方和法官团始终严守着“普通的审判”的“程序正义”,表明了同盟国不仅希望取信当下、而且希望垂范后世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

  本书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和确凿的证据,传达了作者关于日本战争责任和罪行的鲜明立场。正如书中所写:今天,当安倍作为日本首相在众院公开表示“东京审判是胜者的审判”、日本自民党成立专门机构开始“检讨”东京审判,尤其是日本政府动辄以“改变现状”指责他人而自己不断试图颠覆以东京审判为基石的东亚战后秩序的根本“现状”之时,重温七十年前这场人类史上的伟大审判,对于再一次认识东京审判的重大意义,对于坚定我们维护东京审判成果的信心,都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作者力量雄厚,领军“东审”研究

  本书作者程兆奇,为国内“东京审判研究第一人”。程兆奇先生为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从事中日战争遗留问题研究。著有《南京大屠杀研究》《日本现存南京大屠杀史料研究》等书。多年来,程教授致力于东京审判基础史料研究与相关学术研究,主持东京审判文献、论著的整理、翻译、出版。连续三年主持《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及《索引、附录》、《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集成》及《索引、附录》、《国际检察局讯问记录》及《索引、附录》的编纂,同时,也不断挖掘史料、深入研究,对东京审判基础史料的了解与熟悉程度在国内东京审判研究领域无出其右。目前,程教授正主持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项目“日本战犯审判文献征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程教授带领的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是全球首家专门从事东京审判研究、文献整理和编译的学术研究机构。

编辑: 刘拓拓
关键词: 上海

《东京审判》巨幅油画在上海书展揭幕

今天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东京审判》巨幅油画(部分)暨《东京审判——为了世界和平》纪念版揭幕仪式在上海展览中心序馆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