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安徽专家呼吁重视高危儿童新生儿听力筛查

2017-06-30 11:2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合肥6月30日消息(记者王利 通讯员高航)新生儿听力损失已成为严重威胁儿童心身健康的一种疾病。记者从合肥市妇幼保健所获悉,部分婴儿因早产、低体重、出生后转入儿科或没有做听力筛查就提前出院,后期在合肥市妇幼保健所听力筛查中心进行了补筛。从门诊中进行耳声发射初筛(补筛)的947名婴儿筛查结果及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发现,947名婴儿中有112名婴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未通过率(包括双耳未通过和单耳未通过)为11.8%。对此,专家呼吁,尤其要重视高危儿童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是我国《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的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都要积极开展的三类先天性疾病之一,也是新生儿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中第三级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

  耳声发射是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新生儿出生后在出生医院进行耳声发射初筛,未通过者于42天内进行复筛,仍未通过者转诊至合肥市妇幼保健所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合肥市妇幼保健所从门诊中进行耳声发射初筛(补筛)的947名婴儿筛查结果及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发现,双胎或多胎婴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是单胎婴儿的2.4倍,有耳廓或外耳道畸形婴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是无畸形婴儿的5倍,生后给氧婴儿发生听力筛查未通过是未给氧婴儿的1.7倍。

  从影响婴儿听力筛查高危因素分析结果显示,947名婴儿中出生低体重的有260名婴儿,其中46人听力筛查未通过,未通过率为17.7%;胎龄为早产的308名婴儿中有50人听力未通过,未通过率为16.2%;胎数为双胎或多胎的107名婴儿中有24人听力未通过,未通过率为22.4%;外耳畸形的7名婴儿中有3人听力未通过,未通过率为42.9%;出生后吸过氧的260名婴儿中有44人听力未通过,未通过率为16.9%;出生后住过NICU的99名婴儿中有20人听力未通过,未通过率为20.2%。

  数据结果分析显示,双胎或多胎孕妇易出现早产及低体重,早产儿、低体重儿一般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未发育成熟,胎龄越小听觉功能越不成熟,对声音刺激反应越不敏感,越易导致听力损失,影响听力筛查结果。有耳廓或外耳道畸形外在表现的婴儿,其内部听觉系统可能在发育过程中同样存在问题,由于外周听力系统一般在胚胎1-6个月之前发育,如在此期间胚胎受到影响,不仅会使外部器官受到侵害,同时使内部听觉系统受损。生后给氧也是听力筛查未通过的高危因素,生后需要给氧原因为新生儿窒息或曾有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引起听力障碍,主要因为窒息后引起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及颅内出血,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脑组织对缺氧十分敏感特别是缺氧严重时,一旦脑组织受损就会累及听神经、听觉传导通路和各级神经元,从而引起听觉神经功能受害。

  因此,合肥市妇幼保健所的专家提示,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该高度重视听力筛查。特别是双胎或多胎,外耳道或耳廓畸形及生后给氧的新生儿要列为重点筛查群体,早发现、密切随访并早期干预,避免听力损失对儿童发育造成影响。

编辑: 郑睿
关键词: 新生儿;听力损失;筛查

安徽专家呼吁重视高危儿童新生儿听力筛查

记者从合肥市妇幼保健所获悉,部分婴儿因早产、低体重、出生后转入儿科或没有做听力筛查就提前出院,后期在合肥市妇幼保健所听力筛查中心进行了补筛。从门诊中进行耳声发射初筛(补筛)的947名婴儿筛查结果及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发现,947名婴儿中有112名婴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未通过率(包括双耳未通过和单耳未通过)为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