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疆和田、喀什215名农民工华丽转身就地就业

2017-05-28 08:5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和田5月28日消息(记者张雷 和田台记者刘善芳)215名来自新疆和田、喀什两地城乡的务工人员5月26日正式入职新疆新业国有资产经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新疆于田瑰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田地区于田县新业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新疆和田果之初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阿斯曼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家企业,成为新业集团大家庭中的一员和新一代产业工人。

  至此,新业集团圆满完成了2017年吸纳安置喀什、和田两地城乡务工人员就业计划,并全部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保证了就业人员“稳得住、留得下”,切实履行了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今年4月以来,新业集团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喀什、和田地区城乡富余劳动力有组织转移国有企业就业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吸纳一个南疆劳动力就业,就为实现总目标做一份贡献”的意识,按照自治区国资委的统一安排,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专人负责,迅速启动了吸纳喀什、和田两地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安置工作,安排地处喀什地区疏附县的阿斯曼公司、和田地区和田县的果之初公司、于田县的瑰觅公司和新业转移就业培训学校四家企业全面梳理用工需求,最大限度的吸纳城乡富余劳动力,并与南疆四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制定了专项奖惩办法。

  南疆四企业积极行动,结合自身实际和当地务工人员技术能力和职业特点,制定本企业的岗位需求计划,主动与当地劳动部门联系,协调招聘各项工作,共计招聘吸纳喀什、和田两地富余劳动力就业人员215人,其中和田地区吸纳175人,喀什地区吸纳40人,全部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保证了城乡富余劳动力安心、稳定就业。

  同时,南疆四企业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做好了新招录员工的食宿安排等准备工作,确保新入职员工尽快适应环境、融入企业,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及自治区国资委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国有企业关键时刻拿得出、打得赢的重要作用,切实履行了国有企业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新业集团成立于2007年9月,是由自治区国资委出资设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和运作的国有独资公司,属于自治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近年来,新业集团积极投身于南疆三地州脱贫攻坚战,创新“嵌入式”扶贫工作思路,从助力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推动农牧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开展富余劳动力教育培训输出、加强多民族员工融合等方面入手,大力实施产业精准扶贫。

  自2012年10月起,新业集团先后投资4亿多元,在和田地区于田县成立了瑰觅公司及新业转移就业培训学校,在和田地区和田县通过重组整合成立了果之初公司,在喀什地区疏附县重组整合成立了阿斯曼公司,并组建成立了新疆沃疆现代农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沃疆公司),在促进南疆特色产业发展、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步伐方面进行艰苦而有益的探索,为南疆地区脱贫攻坚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目前,南疆四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达3600元,一线职工实行计件工资收入最高可达4400元左右,各族职工家庭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在领导干部聘用上,注重聘任培养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在班子成员中均配有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并聘请当地种养殖领域的少数民族专家作为企业顾问;在人才培养上,建立实训基地开展职业、双语培训1500余人次,初步摸索出一整套从农民到工人、从工人到产业工人的经验。

  同时,南疆四企业在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上发挥积极作用。瑰觅公司在于田县雇佣周边农民季节性临时工共12.86万余人次,至今已为于田县当地农民创收1634余万元, 被于田县表彰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果之初公司在和田县雇佣周边农民季节性临时工共4.4万余人次,为农民创收815余万元,在原料收购过程中为当地农民支付原料款2.09亿元,带动和田地区及周边6.65万人增收;阿斯曼公司在疏附县带动养殖专业合作社307户,带动3600余人增收致富创收。

  2016年,新业集团又投资4.5亿元参股组建和田锌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及新疆汇鑫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助力和田火烧云铅锌矿的开发利用,推进以矿业开发反哺农业进程;投资1488万元积极参与了于田县首个PPP项目——于田县新业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建设工作,使办学规模达到48个职业培训工种,自2016年9月28日挂牌以来,已完成培训近万人,输送疆外就业1132人,帮助于田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去”、“富起来”;出资300万元与于田县阗财国投公司合作,帮助自治区国资委重点帮扶单位——于田县科克亚乡将现有农贸市场改造成民族特色美食一条街,支持当地富余劳动力发展民族特色餐饮。

编辑: 昌朋淼
关键词: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