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一带一路进行时:温情的俄罗斯新西伯利亚

2017-05-14 15:2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乌鲁木齐5月14日消息(记者张雷 通讯员刘一慧) 新西伯利亚是俄罗斯的继莫斯科、圣彼得堡之后的第三大城市。在极寒的新西伯利亚南航办事处工作的员工们在机坪零下50度的极寒天气里保障航班,蔬菜匮乏,国内带来一颗大白菜,都会精心仔细地分配在每一餐里……但办事处员工全却对这里产生了无限的喜爱和眷恋。

  硕大行李包变成了精致的旅行箱

  20多年前, 随着中俄两国政治经济交往的密切,1990年南航开通了乌鲁木齐-至新西伯利亚-莫斯科的航班。刚开始新西伯利亚只是作为一个经停站,可是源源不断的客源使航班一票难求。运营2年后,这条航线改为每周2班新西伯利亚到乌鲁木齐直飞。

  有经济头脑的中俄商人往往以旅购团队出行,可以免签证。他们周五晚上坐航班飞到乌鲁木齐,采购生活必需品,周一返回,以高于原商品3到5倍的价格出售。20年前,这个航班的突出特点就是行李多,柜台前经常是大包小包成山,托运一部分,手里还拎几个小的进客舱。

  近年来,这个航班的乘客更多是学生、游客和公务旅客,硕大的行李包变成了精致的行李箱。

  机场各部门、联检单位的人员以及当地居民对南航新疆办事处员工非常友好,风雨雪天气在机坪接飞机时,海关、边检的大叔们总会伸出胳膊打伞邀你一同上飞机工作,汽车发生故障,主动帮忙维修……

  “老杨”一家和“巴布士嘎”的心愿

  伊万诺夫·杨在南航驻新西伯利亚办事处工作至今已15年,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老杨”。50多岁的他之前对待中国员工有点傲慢。后来,办事处帮助他的儿子“小杨”到乌鲁木齐上大学。经常听儿子对中国发展的描述,以及亲眼所见南航的发展变化,老杨对中国同事再不傲慢了。

  “老杨”经常深夜送员工回家,“没问题,放心吧!”这是杨在工作中最常讲的一句中文。同事小刘的女儿从新疆去新西伯利亚上学,小刘因为工作忙没时间去接女儿,请“老杨”帮忙。凌晨3点,小刘下班回家,远远看到老杨的小雷诺车停在门前。车内的灯亮着,车窗上都是雾蒙蒙水汽,女儿在后座位上已经睡着了。老杨眼镜架在花白的头顶,坐在驾驶座上低头看手机。。看到小刘回来,“老杨”在胸前划了十字,说:“外面很凉,蚊子多,就让孩子在车里休息。”,不等小刘说谢谢,他就忙着搬行李,一直把他们送上楼。

  “老杨”有一个帅气而腼腆的儿子,“老杨”的母亲尤利娅·伊万诺夫娜是一位和蔼可亲、优雅有学识的老奶奶,当地是俄中友好协会的秘书长,对中国情有独钟、一往情深,70多岁高龄了依然风姿绰约。她有个愿望,就是让孙子学习汉语,我的女儿能学习俄语。两家人将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生活的方向,相互照应着各自的生活。

  “巴布士嘎”是俄语“奶奶”的意思。这位“巴布士嘎”的关心和帮助,让小刘和女儿快速地融入和领会俄罗斯的文化。有一次“巴布士嘎”要带她们参加普希金纪念会,提前一个月就要求小刘的女儿练习《难忘的那一刻》钢琴曲。在普希金诗歌纪念会上,小刘女儿的钢琴独奏得到了热烈的掌声。

  现场有人提出疑问:“中国小女孩也知道普希金?”“当然”,坐在一旁的“巴布士嘎”骄傲地说道:“美妙的琴声已经告诉大家了,在中国很多人都喜欢普希金!”

  小刘的女儿在新西伯利亚最终以各科5分的优秀成绩从中学毕业。这一切都离不开“巴布士嘎”的潜心引导和熏陶,这也是中俄友谊的一个见证。

  “小杨”为南航中转代言

  “老杨”的儿子“小杨”在乌鲁木齐上大学后,从以前一说话就脸红往妈妈怀里钻的小胖子,变成了一个颜值很高的帅小伙,用汉语聊天更是谈笑风生。

  2013年开始,南航经乌鲁木齐中转的旅客量激增。为提高国际中转枢纽服务工作效率和质量,公司急需请人录制标准俄语中转服务引导和服务内容广播词。这时,“小杨”帮了大忙,在拿到俄文广播词后,“小杨”按照俄罗斯广播特点修改词句和语法后,开始练习语音。经过多次练习和推敲,又自己花钱到专业录音棚录制了中转广播词,圆满完成了任务。至今乌鲁木齐T3航站楼中转服务区的俄语广播还是“小杨”的声音。

  通过练习广播词,“小杨”也熟悉了南航复杂规范的中转服务的内容和工作流程。每次他在机场出行时,就好像一个受过完整培训的工作人员,不仅充当翻译,还经常主动协助和引导中转旅客出行,俨然成为南航中转“代言人”。

  “小杨”在中国学习期间,游览了中国的名胜古迹,他喜欢川菜、粤菜,更喜欢杭州菜,流利的中文和学识,给他带来了很机会。

  有一天,“老杨”提出要加小刘的微信。小刘说:“不行,你的手机只可以俄罗斯WHATCHAP,不可以中国微信。”老杨笑着从包里拿出一部新手机,他说是“小杨”在中国给他买的生日礼物。

  “老杨”不仅有了可以使用维信的中国手机,家庭生活条件也得到很大改善,盖起了达契亚(农村小别墅),3年内换了3辆车……

  《喀秋莎》和《映山红》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带动了中俄两国间文化交流不断加深。学校推荐小刘的女儿参加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地区民族音乐,让女儿演唱《映山红》。在俄罗斯唱中国歌曲还不容易吗?可是在初选赛时看到各参赛选手绚烂的演出服饰、饱满高涨的艺术热情,让小刘的女儿心情一落千丈,不想参加决赛。

  没想到表演当天,小刘的女儿开口唱起《映山红》时,小刘的担忧被现场热烈的掌声和一片“呜拉”声震颤的无影无踪。在伴舞演员当中,还有两位竟然是当地知名的演员!一位是跳冰上芭蕾的,另一个是跳俄罗斯民族舞的。

  评委老师在现场点评时说:“我去过中国,这首美丽的歌曲就像长城一样著名。中国人会唱俄罗斯的《喀秋莎》,希望大家和我一样也会唱这个中国版的《喀秋莎》。说完,他竟然清唱了几句。在他感染带动下,现场的歌者与观众不约而同地一起哼唱起来。

  通过很多这样的活动,小刘和女儿认识了不少当地的文化音乐人士。共同的文艺爱好、彼此的尊重与信任,使他们从相识到相知,并开始了友好的合作。

  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格林卡音乐学院参加俄中德法音乐节,外事院长主动找到小刘买机票。新西伯利亚州国家芭蕾舞团应邀参加新疆舞蹈节,也是全程乘坐南航航班。小刘和同事们在始发站和到到站做了精心的安排,确保各种大型乐器毫发无损。南航周到细致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尊重。南航新疆驻新西伯利亚办事处也见证着“一带一路”倡议下两国人民的交流和合作发展。

编辑: 曹宇
关键词: 一带一路;俄罗斯;南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