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法官对症下药讨回2400万执行款

2017-05-09 15:1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5月9日消息(记者周洪 通讯员陈卫锋)近日,随着被执行人将最后一笔1378万元巨款打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的执行款专门账户,一起总标的额近2400万元的执行案件在经历一番周折后宣告结案。承办法官曹琪终于松了一口气,一年多来,针对本案被执行人的“失信综合征”,自己先后开出四味“处方药”,最终“药到病除”了。

  诊断:为赖掉近2400万巨债,患上“失信综合征”

  上海世真投资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世真公司)与京安时代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安公司)在浦东法院有一件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最终,法院判决京安公司应向世真公司支付投资顾问业绩报酬2311万元及相应利息。

  判决生效后,京安公司却始终未予履行。世真公司在多次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只好向浦东法院执行局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承办法官曹琪精准“诊脉”后发现,被执行人已经患上了“失信综合征”,具体表现为以下四大症状。

  症状一:“跑”。转移存款是失信被执行人的常见“套路”。本案中,法官发现,即便在判决生效后一年内,被执行人在上海某银行开设的账户内仍有累计1亿多资金的进出,但账面上却没有任何余额,存款显然已经被转移。

  症状二:“躲”。执行局发出执行通知后,被执行人不但没有主动履行任何义务,其法定代表人赵某反而玩起了“躲猫猫”的伎俩,故意隐匿,下落难寻。

  症状三:“换”。被执行人为了逃避执行而故意转移住所、停止经营。经调查发现,京安公司住所地的实际经营者是其他公司。但法官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仔细查证后确认该公司也系赵某控制的关联公司。

  症状四:“赖”。执行局通过公安机关及时实施布控,并动员申请人力量,终于找到赵某,依法传唤其到庭。但赵某声称公司经营困难,无钱履行,还不实申报财产。殊不知,执行法官早已掌握其在其他公司拥有大额理财产品的证据。

  开方:直达病灶,法官四味“处方药”终见疗效

  面对如此重症的“失信综合征”患者,曹琪法官对其“病情”、“病因”早已了然于胸,随即开出了四味专用“处方药”。

  一是“查”,启动查控系统核查财产。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查控手段,法官对被执行人财产情况进行了全方位核实,经辗转多处终于调查发现了被执行人在第三方理财账户内资金近700万元,依法予以扣划。

  二是“控”,采取边控措施。为防止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赵某出逃,法院通过公安机关,及时对其采取了限制出境措施。

  三是“惩”,运用法律措施坚决予以惩罚、打击。针对赵某拒不履行、到庭后虚假申报财产的情况,法院依法对其处以拘留十五日。拘留过程中,赵某通过第三方代为偿还了300万元,并出具还款承诺书。

  四是“追”,追究拒执犯罪,彻底击碎拒执幻想。拘留期满后,京安公司还是没有按约履行还款承诺。时值最高院打击拒执犯罪行动推进过程中,为进一步向被执行人施压,执行局积极搜集证据材料,准备向公安机关移送追究赵某的拒执刑事责任。赵某获悉后,慑于巨大压力,主动支付了剩余的1378万元欠款。这起大标的额案件的执行工作终于划上了句号。

编辑: 郑皓月
关键词: 法官;对症下药;执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