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小竹笋转型“走出”大市场

2017-02-16 13:4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长沙2月16日消息(记者邓文辉 益阳交通频道记者曹玮)湖南省桃江县竹资源拥有量居全国第三、全省第一。桃江县积极做好竹笋食品的开发,发展竹笋加工企业24家、合作社16家,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以世林公司、竹缘林科为代表的笋食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在桃江县马迹塘竹笋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工人们正抓紧时间打包一批原味烤笋发往长沙市场,从正月初六开始,合作社开始忙碌不停,每天都会接到来自长株潭等省内各大市场订单,天然绿色、包装精美的原味榨笋、原味烤笋、原味烤笋尖、脆笋等鲜笋不仅走俏省内市场,还深受浙江、福建、广东、上海、北京等各大市场欢迎,从正月初六开工以来,合作社共销售各类鲜笋、干笋2万多斤。在2016年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上,桃江县竹缘林科开发有限公司的烤笋尖 产品,斩获金奖,这是桃江县竹笋产品第一个金奖。该公司负责人肖学文介绍,自己2013年开始做竹笋产业,最开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承包了100多亩的竹林,几年时间的发展。如今流转竹林1700多亩。他表示自己最初是看重了桃江竹笋资源丰富:“以前自己做了多年的销售都是帮别人卖产品,没能真正做一个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去。带到还能带动地方的农民致富,所以选择将竹笋做成产品。”

  肖学文如今通过流转土地1700亩,发展竹笋深加工业,经过近两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了马迹塘镇及周边5个村147户农户进行竹笋培育,每年合作社对农户的竹林进行 科学管理,开发了玉兰片、烤笋、烟笋、笋丝等系列产品。农户的竹林亩产收益由2001年的200元提高到现在的1200元,平均每个农户年增收5万余元。2016年,合作社生产各类鲜笋460万斤,干笋100万斤,销售收入1千万元,力争2017年将实现各类产品加工的翻番,完成销售收入2千万元。肖学文说: “以前农民挖竹笋一亩地收入不到200元,现在经过我们的培育一亩竹笋的产量能达到2000斤。农民收入翻了10陪以上。”

  以前,桃江县竹笋产业荒废,大多农民外出务工,经过当地政府政府的扶持,产业合作社的带动,进一步激发了竹农种林积极性。2016 年,桃江县生产春笋2000万斤,冬笋400万斤,2017年桃江将继续开发竹笋加工业向纤维粉、糕点等食品方面发展,力争实现产能翻番。

编辑: 郑皓月
关键词: 竹笋;转型;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