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治霾·京津冀在行动】天津“网格化”治污 让污染源无处藏身

2017-01-24 20:43:00来源:央广网央广图库

  大气污染网格治理一目了然(央广网记者贾立梁 摄)

  央广网天津1月24日消息(记者贾立梁)随着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综合信息平台的建成,全市16个区、海河教育园区和22个委办局等39家成员单位实现了网络互联互通、大气污染防治信息共享。

  展示综合信息平台的使用(央广网记者贾立梁 摄)

  在天津的这张大气污染防治“网格”中,全市16个区县划定1级网格33个,二级网格200个,三级网格2041个,四级网格5718个,大到区县,小到社区,做到全覆盖。天津市南开区龙滨园社区居委会的韩丽军就是众多网格巡视员中的一员,她每天需要在管辖的社区内巡视,一旦发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她就会用手机拍下来通过“城管通”移动终端第一时间上报到区指挥平台。城管通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设立是网格化管理收到实效的关键。按照规定,网格巡视员每天要把发现的问题统一报告给管理平台。管理平台按问题类别统一派遣、归口处置。大气污染问题涉及到哪个部门,就通过这个平台接任务,马上做相应整改。把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由专业部门进行控制,向社会、基层去延伸。眼睛看得更广了,耳朵听得更深了,提高政府控制污染的效率。

  天津环保与气象部门专家进行会商(央广网记者贾立梁 摄)

  然而在过去,各区、各部门建设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不同的要素,信息不能共享,犹如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扬尘监管方面,建设部门负责监控建筑工地、房管部门负责监控拆迁工地、环保部门负责监控工业堆场,各部门都有各自不同的职责系统,“多龙治水”反倒难以协同作业。在网格化综合信息平台上,各区、各部门建设的有关大气污染防治的业务系统统一到一处,从而实现了全市清新空气行动分指挥部39家成员单位的信息共享和平台对接,实现多种管理功能。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综合信息平台就已整合53条类大气数据资源,信息量已升至1.6亿条。

  施工场所安置的环境监测装置(央广网记者贾立梁 摄)

  如今,在天津这张全覆盖的“网格”中,可以点击任意一条路可以查看AQI的变化情况;点击任意一点可以查看PM10、PM2.5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点击任意一个机动车检测站,都可以查看年累计机动车检测数据量,点击视频选项可以连接检测线两端的实时视频监控。实现了对污染源头动态检测、远程监控、大范围排查,使其无处藏身。

  2014年天津环境状况(央广网记者贾立梁 摄)

编辑: 张颖
关键词: 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