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黔东南“扶贫专线”利用汉、苗、侗三语言倾听群众呼声

2017-01-23 20:1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月23日消息(记者孟海 通讯员王道东)自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政府“扶贫专线”开通以来,专线办同志充分利用汉、苗、侗三种语言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反映百姓诉求,充分发挥了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我更正了信息后,相关部门给我落实了政策,我感觉很满意,感谢扶贫专线解决我反映的问题。”1月23日,记者随机电话了解打进扶贫专线的情况时,许大胜激动对记者说。这件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叮铃铃,叮铃铃……”2016年5月4日13时43分,州政府扶贫专线骤然响起,值班的人员, 拿起电话,一个焦急万分的声音传来,许大胜说,他是榕江县三江乡桥乌村苗族同胞,在榕江一中高一(19)班读书,他的家庭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国家政策可以享受教育精准扶贫等惠民政策,然而榕江一中在发放相关补助时,名单里没有他的名字。他希望扶贫专线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使得他继续享受国家教育精准扶贫等扶持政策,以便顺利完成高中学业。”

  接到电话后,州扶贫专线一刻也不敢怠慢,立即编辑《转办笺》至州教育局。州教育局经过调查核实,问题出在许大胜的户口册身份证号码与建档立卡系统录入的身份证号码不符。许大胜在申报2015-2016学年第一批教育精准扶贫补助时,学校将信息逐级上报到省,省扶贫办在进行信息比对时发现,许大胜申报的身份证号码信息与扶贫系统录入的身份信息不一致,导致许大胜没有通过省教育厅的核准,也就不在第一批公示通过的名单内。后来许大胜在榕江县三江乡扶贫工作站更正了信息,以便扶贫系统内查到本人正确信息,榕江县教育局按照贵州省2015至2016学年第二批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要求,帮助许大胜办理申请手续上报到州教育局,州教育局汇总后2016年9月将名单上报给省教育厅核准。许大胜对州、县教育部门的办理结果非常满意。

  扶贫专线的开展,州长十分牵挂,多次听取汇报,先后两次到专线办专题调研,对专线的开展提出希望和要求。

  “州长十分关心扶贫专线的开展情况,对扶贫专线的办理责任、时限提出具体要求,扶贫专业知识的要求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真正将扶贫专线办成全州温情专线和扶贫热线。”扶贫专线的同志说。

  为了便于了解情况,扶贫专线的同志告诉记者,州长要求“扶贫专线办的同志,不光要懂得汉语,还要懂得苗语侗语。”

  有没有说苗语侗语的群众打进电话来,记者问,扶贫专线的潘文贵说目前倒还没接到,万一有呢?该怎么办?他反问。负责接听扶贫专线的同志将州长的要求记心间,耐心细致的接听电话,有时看似鸡毛蒜皮的事,扶贫专线都当作群众的大事来抓。

  岑巩县龙田镇贫困山村汉族群众刘元海打进专线来说“他是残疾人,已经离异了,有一个80岁高龄的母亲需要照顾,有一个儿子正在读高中,请求有关部门将他纳入农村贫困户以便解决相关困难”扶贫专线的同志知道后,将情况反馈给了岑巩县政府,该县政府第一时间责成龙田镇政府进行核实,经核实,龙田镇政府按照再精准扶贫“再回头”工作的要求将刘元海一家纳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元海说,“真正想不到,这么一件大事情,原本想到不知道怎么麻烦,打了一个电话,不到一个礼拜政府就帮助解决了。”

  三穗县雪洞镇界牌村侗族群众袁智荣,母亲87岁,两个子女在上学,他有残疾,请求帮助他解决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以及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三穗县进行了调查走访,决定予以办理。

  无论是咨询的、还是有所诉求、开展捐赠,专线的人员认真接待和办理。2016年10月16日,天柱县返乡创业侗族群众袁晓莉在办印刷厂过程中,遇到资金问题,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打了扶贫专线的电话。按道理这个问题不属于扶贫专线的职责范围,扶贫专线不但耐心的给予解答,还是把情况编辑转办笺交由天柱县办理,在天柱县金融部门的帮助下,袁晓莉的融资问题得以解决。

  去年一年,州扶贫专线共办理扶贫事项64件,对于政策咨询类,以当场答复为主,群众满意度较高;对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诉求类事项,及时转请相关部门或属地政府限时办理并反馈办理结果,同时州政府扶贫专线还对来电群众满意度进行电话回访。对于群众反映属实的问题,以解决办理为主;对于反映不属实的问题,耐心细致的从政策上给予解释说明和交流沟通,真正实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编辑: 张颖
关键词: 黔东南;扶贫专线;群众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