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云有线广播“村村响”实现11万户全覆盖
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我要评论
16.9K

  

  北京密云有线广播“村村响”实现11万户全覆盖(央广网记者 李单 摄)

  央广网北京10月12日消息(记者李单 通讯员于思洋)农村大喇叭又开始广播了!如今,北京密云16个镇实现了有线广播“村村响”全覆盖,农村11万户群众能够收听到中央、市、县、镇、村五级有线广播节目。听大喇叭广播,又成为了很多农村居民茶余饭后的乐呵事儿。

  作为市县两级的为民办实事工程,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2009年在密云率先开始试点,到2012年底实现全覆盖。广播运营两年来,无论是平原地区,还是在偏远山区,大喇叭实现了话音清晰的同时新闻广播,而且在防汛、科普,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在丰富群众娱乐生活上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可以说既便民又解闷儿。“村村响”工程真正办到了农民的心坎上,纷纷引来农民点赞。

  “那天的雨实在是太大了。”说起9月初的那场大雨,冯家峪镇西白莲峪村57岁的村民郭加中至今仍心有余悸。当天,气象部门发布暴雨黄色预警,西白莲峪村4小时的降雨量达到50毫米,但村里没有一人因大雨造受到伤害。

  “还不是因为村里的大喇叭早早地就开始广播。”郭加中一句话道破了其中的缘由。的确,从晚上6点开始直到大雨降临,每个村的大喇叭都在重复着同样一段话:今天夜间将有大暴雨,请大家关好门窗,做好防雨工作,请险户配合机关干部转移到防汛棚或安全户家中。这段飘在每个宁静小山村上空的警示预报像是一道道划过静夜的闪电,为每一名村民敲响了警钟,大家似乎在等待一场战役,却又因为心中有数而表现得胸有成竹、有条不紊。

  对于冯家峪镇这样的偏远山区,防汛预警只是“村村响”起到的众多重要作用中的一环。“每天中午和晚上,大喇叭都会准时响起,听听市里的、县里的新闻,像咱们县的英雄母亲邓玉芬的事迹,我就是通过大喇叭了解到的,对我们这些常年不出镇甚至不出村的老百姓来说,一样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说起村村响的好处,郭加中如数家珍,“我们村好多老人,对于那些高科技的诈骗手段听都没听过,通过大喇叭广播,我们了解了一些,提高了警惕。”

  “大家注意一下啊,镇里给咱们请来了种植方面的专家,谁要是有什么问题来村委会这里报一下。”9月21日,后焦家坞村的大喇叭传来了这样一段内容。与以往不同的是,说话的村书记于士富并没在村委会的广播室内,而是借助“村村响”的远程操控系统,在县里开会时对着手机喊话,实现了“身在曹营声在汉”。

  “以前,村里要通知个事情,村干部必须挨家挨户上门。现在,用‘村村响’喊一下,全村人都能听到,遇到紧急情况还可以远程操作。”说到远程操控系统,于书记竖起了大拇指。

  除了率先在全县使用远程操控系统外,作为全县第一家由市广电总局颁发“广播电视站许可证”的镇级广播站,巨各庄镇的“村村响”不仅定时播放县里指定的内容,还组建了一支广播信息员队伍。机关每个科室至少1名广播信息员,各村的大学生村官也成了广播信息员的中坚力量,规定各科、各村每周至少报送一条信息,有了庞大的队伍支持,巨各庄镇的广播站办得风生水起。由该镇广播站自行编排的节目,周一《农经天地》、周二《法制长廊》、周三《巨各庄新闻》、《镇情关注》、周四《党建巡礼》、周五《生活广场》等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与支持。

  “电视虽然有图儿,但不能保证随时看。就说这几天收秋吧,我们在地里忙,看不着电视,但“村村响”可是全村每个角落都能听到。新闻、政策一个不落,全都知道了。虽然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但从大喇叭里传来的声音,显然更能让52岁的后焦家坞村村民宋英存想起曾经的“味儿”来。

来源:央广网央广图库  责编:刘千里  日期:2014-10-12
本组浏览完毕  
  进入央广图库
标签:广播;村村响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