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新闻中心 > 央广网国内 > 地方新闻

大洋一号”完成第30航次科考任务返航青岛

2014-05-29 15:36: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青岛5月29日消息(记者刘华栋 王伟)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自2013年12月2日从三亚启航以来,历时179天,航程25628海里,在完成大洋第30航次科考任务后于5月29日返航青岛。

  本航次是我国履行“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规划的开篇航次,重点在合同区开展了4个航段的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工作,兼顾深海环境和深海生物多样性等调查工作。

  据了解,本航次在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取得突破。

  1、在合同区新发现11个海底热液区,使我国在大洋中脊发现的海底热液区达到44个,其中合同区海底热液区发现总数达到18个。

  2、扩展了3个海底热液区的分布范围;在一处新发现海底热液区成功获取地幔橄榄岩样品,该热液区的发现以及地幔橄榄岩的获取对于研究西南印度洋脊地幔组成特征、洋壳增生过程和热液成矿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发现的碳酸盐堆积体及烟囱体和超基性岩,对碳酸盐热液区的成因取得了新的认识。

  3、在合同区获得大量环境资料与生物样品,首次测得深海热液羽流中的溶解氢气含量数据。

  本航次深海高新技术装备在海上成功应用。

  1、本航次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进取者号”中深孔岩心取样钻机在合同区进行了钻探调查。共钻取样品14管,钻进深度总计11.4米,获取有效岩心3.81米。采集的样品类型丰富。钻探是获取多金属硫化物矿体内部样品的最有效手段,对于研究多金属硫化物矿体内部结构组成、形成演化、成矿作用等至关重要,也是评价多金属硫化物成矿潜力,估算资源量的重要技术手段。本航次钻探的成功表明我国多金属硫化物调查手段由浅表层取样向深部取样跨越了重要的一步。

  2、在合同区成功实施声学深拖测线作业,获得有效测线4条,累计长度达103.33km公里。此次调查所获数据记录稳定、连续性好、质量优良,为研究合同区已知热液区微地形和热液异常探测提供了关键数据资料。

  多金属硫化物勘探技术方法得到发展。

  尝试在合同区开展多金属硫化物的立体勘探。使用声学深拖、ROV、近底磁力仪、电法探测系统、中深孔岩心取样钻机相互配合作业,实现了从微地形测量-资源分布调查-矿体分布探测-钻探取样这一套行之有效的多金属硫化物勘探方法,形成了多金属硫化物的立体勘探体系,在技术和方法取得了初步成功。

  本航次共有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同济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国内外30家单位,133名科考队员参加了航次工作,其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科考队员共73人(80后63人,90后10人),表明80后已经成为航次调查的中坚力量。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李江雪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