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营恒大足校:从足球学校发展反思校园足球困局
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我要评论

  探营恒大足校:从足球学校发展反思校园足球困局(央广网记者 郑澍 摄)

  央广网清远5月12日消息(记者郑澍)五月是广州的雨季,加上灰霾,这样的天气让人变得慵懒而潮湿。而一群7、8岁的孩子放学后,陆陆续续到广州天河体育中心足球场,重复了近两个小时的技能训练后,终于可以放开来一场酣畅的比赛。但是,在距离120公里的恒大足校绿茵场上,同龄孩子撒开步伐就是场上的较量。

  相比起枯燥的传统足球训练,记者在恒大足校的校园里,听到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看到了第二课堂动手的活跃,亲身感受到他们与陌生人交往的坦然。在这所全球规模最大的足球学校里,却把孩子们80%的时间给了文化课。

  足球学校与“学校足球”之争

  有评论认为,足球在中国人的眼中就是个怪胎,发展捉摸难定。近年来,传统足校从4000多所萎缩到目前20所左右,在校生人数大幅减少。中国足球人口和足球人才的缺乏是中国足球整体落后的重要原因。

  恒大足校训练总监、曾经效力过多支西甲球队的费尔南多认为,“中国的家长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他们希望把小孩子培养成球星,而不是一名正常健康的社会人。可是,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是很短暂的,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化知识,积累的财富在其退役很容易挥霍掉。”

  刘江南曾经到西班牙皇马俱乐部考察,他很羡慕西班牙95%的青少年都在踢球,但更佩服西班牙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规定:孩子在16岁之前,不能脱离文化学习,而是在保证文化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足球训练。可是在国内,虽然校园足球有着很大的价值,但是当前校园足球文化的现状仍不容乐观。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人才观念和我国体育战略的影响, 高校体育作为基础课程处于从属地位。

  恒大足校模式注重文化学习

  在恒大足校的教室里,“文化为根、足球为本、成才为旨”的办学理念随处可见。恒大足球学校执行校长刘江南表示,学校致力于培养“有文化底蕴的足球人、有足球特长的文化人。但前者仅占总数的15%左右,大部分人以后还是要回归社会。”踢球人丢了学习,回不到社会。曾经当了十年的广州市体育局长,刘江南最强烈的感受就是:中国培育出一批体育世界冠军的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文盲或者半文盲的青少年。

  刘江南说,“新型足校”就是恒大足校。在这里,除了140多名不乏教授、特级教师的文化课教师队伍外,西班牙皇家马德里俱乐部委派了技术总监及20多名世界顶级优秀教练员任教,并完全按照皇马俱乐部标准建立学员选拔、训练、竞赛和考评体系,和他们搭档的还有130多名本土教练。学生在保证文化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足球训练,日常文化课时安排与一般学校无异,晚上还要安排一个半小时的晚自习。

  “足球的生涯是很短暂的,但文化知识的储备则会影响人的一辈子。”西班牙教练评价说。

  足球拼的不是体力,而是文化

  费尔南多讲了一个例子,足球对于西班牙是国家运动,如果孩子出生,爸爸会送给他一个足球,从小就在足球的氛围中长大。而中国最缺乏是,对足球基础的培养。其实,在西班牙的社区,随处可见孩子们在恣意地踢球,足球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中了。

  作为一名中方教练,张堃一开始对皇马教练“不练体能”是不太认同的。因为自己从小就是这样练过来的,他深知当中的痛苦,但是苦尽甘来的道理他也有体会。通过与皇马教练的合作,他觉得,外方教练希望培养孩子的一种能力,“双方并不需要做改变,百花齐放才能促使整个平台的提升。”

  尽管足校成立时间不长,但成绩有目共睹的。该校U15队首次参加全国锦标赛即闯入四强;初中代表队勇夺中国中学生足球协会杯比赛冠军;两名学生入选U14女足国少队;十余名学生进入男足国少队重点考察人员名单;三名学生进入恒大俱乐部U17梯队……

  在国内,虽然校园足球有着很大的价值,但是当前校园足球文化的现状仍不容乐观。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人才观念和我国体育战略的影响, 体育作为基础课程处于从属地位。在这种情形下,恒大足校模式的突围不啻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来源:央广网央广图库  责编:李晓玉  日期:2014-05-12
标签:恒大;足球;校园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