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大鲵”产业到2017年综合产值将达50亿元
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我要评论
16.9K

  1、张家界市政府和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在长沙举行张家界大鲵保护与产业发展记者见面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黎政祥 摄)

  央广网长沙10月25日消息(记者黎政祥 通讯员王建军) 25日上午,张家界市政府和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在长沙举行张家界大鲵保护与产业发展记者见面会。张家界市政府副市长向佐谊介绍说,到2017年,张家界将人均拥有1.2条娃娃鱼,人均增收3000元,“张家界大鲵”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个体最大的两栖动物,俗称“娃娃鱼”,在地球上生活了三亿五千万年,是与恐龙同时代的“地球纪念物”和珍贵“活化石”,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

  张家界是中国大鲵最主要的原产地,从对大鲵的抢救性保护,到人工繁育大鲵,到大鲵系列产品研发,造福人类,张家界探索出一条成功的道路。2011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张家界大鲵”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张家界大鲵”成为中国第一个水生野生动物地理标志产品。

  张家界副市长向佐谊告诉记者,张家界对大鲵的保护始于40年前的1972年,当时在张家界桑植县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鲵科研所,1978年大鲵人工繁殖首次成功,填补了世界大鲵人工繁殖技术的空白,1996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大鲵自然保护区。

  据悉,近年来,张家界对大鲵的保护力度加大,并尝试开发利用珍稀大鲵资源。在农业部和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支持下,张家界建立了总面积达14285公顷的大鲵保护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建立了11个观测保护站,建立了湖南省大鲵救护中心和大鲵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成立了大鲵保护与发展协会。2010年,该市引资6000多万元建成国内第一个大鲵科技馆。该市一方面开展科学研究,挖掘利用张家界大鲵这一“活化石”的保健、医学、科研和观赏价值,造福人类。技术的进步带来张家界大鲵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目前该市发展大鲵驯养繁殖许可证企业92家,有子二代经营利用许可企业20家,全市大鲵存池超过50万尾,开发了娃娃鱼长寿面、蛋白多肽粉、软骨粉、美白抗衰护肤品等20多个深加工产品推向市场,年产值达到近10亿元。

  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张家界大鲵的保护与发展。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等领导亲自调研,张家界市委书记杨光荣、市长许显辉也多次带领市直单位的负责人专题调研张家界大鲵。今年9月,张家界市委、市政府依据“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总体思路,制订《张家界市农业产业提质升级“523”行动计划》,决定集中力量保护大鲵野生资源、培育现代大鲵产业。力争到2017年,建成全国大鲵资源保护示范基地、全国大鲵种质资源中心、大鲵产品研发中心、大鲵市场交易中心和大鲵生态旅游文化中心,将张家界大鲵产业培育成结构合理、体系完备、品牌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大鲵野生资源量达到8万尾,养殖规模达到200万尾,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届时,张家界市将人均拥有1.2条娃娃鱼,人均产值达到3000元。

来源:央广网央广图库  责编:周阳  日期:2013-10-25
本组浏览完毕  
  进入央广图库
标签:张家界;大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