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举行海上重大溢油应急处置演习(组图)
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我要评论
16.9K

 

  演习现场(央广网记者 张垒 摄)

  央广网钦州9月23日消息(记者冯会玲 张垒 钦州台翟梅)2013海上重大溢油应急处置演习9月23日在广西钦州港青菜头水域举行。此次演习的主题为“保护海洋环境,服务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是全国海上搜救机构成立40年来,国家层面首次针对重大海上溢油进行的专项演练,也是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以来的第一次国家层面演练。

  演习分为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船舶消防和海上人命救助三大场景,模拟了装运2万吨原油进港的“油轮1号”与空载出港的3000吨级货轮发生碰撞,造成船员受伤、原油泄漏入海、货轮生活区起火等险情。“油轮1号”通过货油转驳等自救措施基本控制了原油泄漏,但溢出原油对周边海域造成严重威胁。搜救中心启动应急预案二级响应,采取应急措施组织力量对海面溢油进行围控和清除,协调消防船前往现场灭火,同时协调救助直升机转移伤员。演习共出动船舶38艘、飞机2架、救护车1辆,21家单位300余人参演。

  演习执行指挥、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室主任智广路介绍,此次演习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海上溢油应急处置专项演习。参演力量除国家专业力量、地方应急部门外,还包括诸多民间力量。演习使用了国内最先进的溢油清污回收船,涵盖了溢油检测、围控、回收、装备调用和空中补给等多个环节,还首次采用海事舰载直升机从船上起飞对溢油防控进行空中监控和跟踪。

  据了解,当前,我国每年的石油消费量近5亿吨,其中一半需要进口,而九成的进口石油是通过海运完成的。同时,随着海上石油勘探开采等活动日趋活跃,油轮和液体危险品船在我国沿海交通流日趋密集,海洋环境污染事故和潜在风险大大增加。

  近年来,我国对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做出了长期部署规划,并制定了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目前,交通运输部已基本建成12个沿海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7个长江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在渤海湾、长江口、珠江口和长江江苏段等重点水域已经具备了一次性清除500吨船舶溢油的能力。

  广西的临海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港口吞吐量逐年攀升,沿海石化产业形成发展规模。涠洲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和钻井平台分布广泛,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厂、中石化铁山港800万吨炼厂相继投产,与此同时,发生大规模海上溢油污染的风险也在加大。北部湾是半封闭型海湾,海水交换能力弱,且紧邻越南,一旦发生溢油污染事故,损失和影响较大。

来源:央广网央广图库  责编:张乔  日期:2013-09-23
本组浏览完毕  
  进入央广图库
标签: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