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11月14日(记者赵家慧)雪山、草原、湖泊,藏羚羊、普氏原羚、白唇鹿……在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随着工作人员移动鼠标切换画面,近10分钟的时间里,青海主要生态功能区的基本情况一览无余。

  “以前去趟五道梁北大桥的观测点,光是路程就要三、四天的时间,无功而返更是常态。”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任勇介绍到,现在通过远程视频观测,工作人员足不出户便可实时观测千里之外监测点位的基本情况。

 

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青海生态之窗”(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360度24小时 五大生态板块全覆盖

  2016年8月4日,五道梁观测点,成群的藏羚羊顺利通过附近迁徙通道;

  2017年10月2日,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哈尔盖观测点,3个小时内共有260多只普氏原羚出现;

  2018年12月29日,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野马岭,520多只藏野驴大种群集中觅食……

  截至目前,“青海生态之窗”系统在规划的70个观测点位已建成38个,在建32个点位、共享集成40个视频实时监测点位、300余个红外触发相机地面监测点位,已实现三江源区域、祁连山地区、环青海湖地区、柴达木盆地和河湟地区五大生态板块的全覆盖。

  此前,“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体系由于遥感监测频率低,无法提供实时观测数据。自2016年开始,“青海生态之窗”进一步完善,建设了独具青海特色的空基监测系统,实现“远距离、大范围、非接触、全方位”的近地实时监测,形成了监测与监控的双组合管护模式。

  监测点绝大多数位于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海拔无人区,且距离省会西宁平均在800公里以上,拍摄的数据如何实时、准确传输到位于西宁的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生态之窗’在前端使用800万至1000万像素高清、星光级重载云台摄像机进行360°拍摄,通过光缆线将数据实时传回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数据库。观测距离最远可达15公里,夜晚最远可达3公里,可24小时动态监测生态系统、自然景观和野生动物栖息活动变化。”工作人员介绍道。

  成长中的“生态之窗”

  从宏观到微观,从画面到数据,“青海生态之窗”系统在不断扩展观测范围及内容。“目前‘生态之窗’以记录展示功能为主,兼具服务管理功能,而在未来,服务管理功能将更重要。”任勇说。

  目前,青海省形成以环保部门牵头,农牧、水利、林业、气象等多部门合作的生态监测工作机制,实现与各市(州)、县级生态环境部门视频监控和实时观测数据的共享和应用,并与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数据对接,提升了生态环境管理决策的科技支撑水平。

  “青海生态之窗”运行以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采取自动及人工值守方式,近距离观测研究藏羚羊、普氏原羚、藏野驴、雪豹、青海湖裸鲤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和水生生物的典型活动,并通过青海环保云平台海量存储系统,不断积累观测资料,这为后续开展物种种群数量评估、生态系统多样性调查等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关负责人介绍,“青海生态之窗”将会进一步升级,对重要区域各环境要素和生态变化的监测与评价,实现全省生态环境一张图、智能预警、智能监管。未来,还将开展湿地、冻土、冰川、环境质量等因子的长期全面监测,系统全面掌握青海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状况及变化规律,为国家重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成效评估、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青海生态之窗”通过直观展示青海省的生态系统、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切实提高了社会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截至2019年10月,青海省环境监测中心全年接待有关部委和科研院所、兄弟省份环保部门及国内部分主流媒体调研和参观共48批65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