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汪村绣娘正在加工各种布艺品(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央广网晴隆11月12日消息(记者曹美丽 通讯员陈云松 蒋攀)章鱼抱枕、爱心靠垫、树叶杯垫、卡通玩偶……在贵州省晴隆县定汪村的织梦坊里,几名布依族绣娘安静地裁剪、刺绣,经过她们的巧手,一块块布料变成了精巧秀美的布艺品。在她们身旁,来自宁波市宁海县的巧娘和电商团队,则正在紧锣密鼓帮助她们开通网店、上线产品。

  定汪村的织梦坊,缘于今年8月份宁波市宁海县葛家村艺术振兴乡村团队的到访。葛家村通过和中国人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合作,开展艺术振兴乡村活动,村民的创造性和活力被极大激活。原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开始艺术觉醒,纷纷变身艺术家,动手改造自己的家园。这其中就涌现出了像袁小仙、葛桂仙这样一批利用缝纫特长赚钱的“巧娘”。

定汪村绣娘们的部分作品(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今年8月,葛家村的艺术振兴乡村团队,开始赋能到2000公里外的贵州省晴隆县定汪村。定汪村是一个传统的布依族村寨,全村586人,留守妇女占了大部分。布依族妇女代代相传织布染布和刺绣手艺,但一直以来都是自给自足,从未想过走向市场。葛家村村民袁小仙和葛桂仙来到定汪村后,决定发掘村民的手艺潜能,帮助她们创作出既有民族特色又具现代元素的布艺品,并走向市场。

  张罗场地、购置缝纫机、手把手教花样,在葛家村村民的帮助下,今年8月,定汪村的织梦坊开张了。二三十位定汪妇女,最大的七十多岁,最小的十六七岁,开始依靠自己的一针一线,将传统自给自足的针线活变成了赚钱的手艺。而这还只是个开始。

定汪村绣娘正在制作布艺品(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11月9日,宁海县的艺术振兴乡村团队再次走进定汪村,这一次来了8位葛家村村民和9位宁海“巧娘”。这些“巧娘”,有的是茶艺专家,有的是钩编专家,有的是扎染陶艺专家,还有的是庭院设计专家。她们的到来,又会给定汪村带来什么新气象?

  定汪村村民李红梅会纺线、织布、染布和做衣服,巧娘们决定帮她打造一个线衣社。线衣社就放在李红梅的院子里,从纺线到织布、染布、做成衣,一整套工序和设备在此陈列;73岁的李绍辉老人房子颇具特色,巧娘们决定帮她设计成扎染庭院,精心设计的彩绘、精心布置的小点缀,短短两三天时间,李奶奶家变成了一个网红打卡点;在外打工回来开民宿的罗运权想要学习茶艺,宁海茶艺“巧娘”罗蕾则手把手地教他泡茶……

电商团队正在手把手教定汪绣娘开网店(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解决了生产源头问题,还要考虑销售的末端问题。8月份。宁海绣娘们曾经帮助定汪绣娘代销她们的布艺品,第一次直播带货就卖出了5万多元,这让定汪绣娘们兴奋不已。如今,定汪村的绣娘们可以尝试自己开网店了。

  11月11日下午,来自宁海、有着多年网店运营经验的马龙还手把手教定汪村的绣娘们开网店。从开通账号、关联相关店铺到产品定位、设计风格,由浅入深,一点一点地教。

  “接下来要走的路还很长。一方面,我们宁海巧娘要教她们把现代美学和传统技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还是要走市场化渠道,把她们的手工艺品更好地推向市场。”宁波市宁海县妇联主席林红介绍,宁海巧娘将继续赋能定汪绣娘,把她们的传统手工艺推向市场,走向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