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毕节5月18日消息(记者陈锐海)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秦姣姣出走与归来的故事中蕴含着家乡近几年的变迁。

六年前,她拉着行李,走出山上那个土砖垒起来的家,离开了贵州毕节织金县,前往江苏的师范院校求学。读书是她为数不多、有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两年前,大学毕业,秦姣姣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留在东部沿海城市,而是回到贵州老家。原因很简单,父母身体不好,她想回来照顾家庭。

织金县易地扶贫搬迁惠民街道集中安置点(央广网记者 陈锐海 摄)

现在回过头看,回到大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个大学生的才能没有被重峦叠嶂所埋没。因为她离开这几年,家乡已经在逐步摘掉贫困的帽子。等她归来时,家里早已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搬出大山,拎包入住到县城崭新的高楼里,六口之家,一套房,120平,几乎不花钱。

城镇的生活里再也没有“偏远”“简陋”“缺水少电”“交通不便”等词汇。更重要的是,23岁的秦姣姣在面貌全新的社区中找到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直播带货。对她来说,为家乡推销特色农产品是一件引以为傲、颇有成就的事情。

惠民街道集中安置点(央广网记者 陈锐海 摄)

惠民街道集中安置点(央广网记者 陈锐海 摄)

长相甜美、声音轻柔、表达流利,这些都是网络主播秦姣姣的优势。在织金县群团直播工作站内,聚光灯下,手机屏幕前,秦姣姣向全国各地的网友推荐老家的特产——竹荪、桃胶、羊肚菌……社区推荐给她的这份工作让她每个月有了3000元的收入。

秦姣姣(央广网记者 陈锐海 摄)

从偏远山区搬到繁华城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让全国近千万人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十三五”期间,贵州省有188万人因此受惠。在毕节市织金县,近3万余人搬到位于中心村、中心镇、县城的10个安置点。秦姣姣所在的安置点共有3个社区。在这里,学校、医院、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

惠民街道集中安置点(央广网记者 陈锐海 摄)

搬得出,要稳得住,能逐步致富。为解决好“搬出来后怎么办”问题,织金县围绕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分门别类建好劳动力就业创业台账,并实施动态管理,确保搬迁群众劳动力家庭实现至少1人以上稳定就业。目前,织金县引进服装加工厂、食品加工厂等企业,建立扶贫车间,再通过劳动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创业扶持、提供公益岗位等方式,实现解决县内就业岗位4千个、县外就业岗位3万余个。

安置点服装厂(央广网记者 陈锐海 摄)

青壮劳力在政府的协调下外出务工,当地的扶贫车间里,工人大多是留在家里照顾孩子的妇女、老人。以服装加工厂为例,一天工作8小时的年轻女工月收入约为2000元。而老人大多选择一些轻手工活。77岁的柳少梅搬来安置点已有3年,上个月听说工厂招编布鞋的工人,在家闲着没事的她应聘上岗,一个月编30多双,收入350元,既打发时间,又赚点零钱补贴家用。

安置点服装厂(央广网记者 陈锐海 摄)

手工车间(央广网记者 陈锐海 摄)

除了琢磨如何更好地推销农产品,秦姣姣还想考个研,加入贵州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学成后更好地参与家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