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1日消息(记者王晶)“七普的数据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的流动性会进一步增长。”针对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任远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迁移流动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最为突出的人口变动动态,值得加以重视和关注。

2018年5月13日,安徽合肥滨湖明珠社区邀请专业摄影机构为辖区内流动人口家庭、特扶家庭的妈妈们拍写真(图片来源:CFP)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

任远分析,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增长很快,无论是人户分离数据,还是流动人口数据,无论是市辖区内部的人口流动性,还是跨省的流动性,都有很大提高。究其原因,他认为,经济增长仍然是推动人口迁移流动的主要动力,并且在迁移流动中带来家庭的共同迁移,使得迁移流动具有一种累积性的效应,因此,我国人口迁移流动的基本态势仍然是向东南沿海和东部地区转移。

他同时谈到,西部地区的人口保持不变,这也基本说明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胡焕庸线”保持基本稳定,人口主要是“胡焕庸线”东南半壁的人口,从中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

值得关注的是,任远表示,东北地区的人口下降表现得很明显,这一定程度也意味着我国人口经济的空间格局开始从“东西关系”转向“南北关系”,南北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扩大,带动了人口由北向南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