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县隘口镇的村落分布在大山之间(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央广网重庆10月13日消息(记者韩靖)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重庆东南部,这里地处武陵山区,湘、黔、渝三省(市)交界地,有着“一脚踏三省、三省共一城”的独特地理位置。这里的村落依山势而建,青山绿水间呈现一片田园风光。大山给这里带来了美景,但也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闭塞和贫困。

严令干完农活准备下山(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9月的山城阴雨绵绵,蜿蜒的山路变得泥泞湿滑,对于秀山县隘口镇的村民来说,一场小雨并不会耽搁他们手里的农活。32岁的坝芒村青年严令刚刚打理完自家的金银花种植园,在下山的小路上拿出手机,记录下雨后的村寨风光。

  在刚刚过去的双节假期,严令9年来第一次与家人一起过中秋节和国庆节,常年在外打工的他,平日里根本无暇顾及家乡的美景和亲人。

严令家门口的扶贫建档卡(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隘口镇以前有一个名字叫做“峻岭”,崇山峻岭阻碍了山里人与外界的联系,也让这里成为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2010年,由于缺少资金和技术,严令苦心经营的种植业功亏一篑,无奈只能离开家人去外出打工,一个月两三千元的收入,还要补贴家里12口人的开销,生活的艰难不言而喻。2013年,严令一家成为村里10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

严令正在打理自家的金银花种植园(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由于地理位置所限,传统农业发展先天不足,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村里家家户户都种起了金银花,严令一家也不例外。

  严令家门口的建档立卡表上写有“主要致贫原因:缺技术”的字样。2013年前后,政府为严令提供了免费的金银花苗并进行技术指导;在销售方面,村里建起了金银花厂按时收购农户生产的金银花。随着产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改良,严令家的金银花种植有了起色,金银花种植产业也成了坝芒村脱贫致富的法宝,2019年坝芒村实现整村脱贫。

近几年,随着扶贫政策的落实和收入的增加,严令一家住进了自建的新房(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2019年,严令一家种植了30多亩金银花,他将金银花种植托付给家人,自己仍然在外打工。“不能只靠政府帮扶,自己也要努力多挣一些钱。”严令说。

  靠着金银花种植和自己在外打工的收入,严令一家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然而今年年初的疫情却又打乱了他的生活。“因为疫情不能出去打工,这样收入就比以前少了很多。”严令说。

严令正在打理鸡舍(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就在因疫情返贫的边缘,政府介绍严令去养殖土鸡,派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并给予政策补贴,这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

严令的鸡舍在家对面的山上(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土鸡养殖地在半山腰,虽然有些简陋,但勤奋的严令格外珍惜这个机会。他每天都会骑着带雨棚的摩托车从住处行驶到家对面的山上,再徒步走过一段泥泞的山路来打理鸡舍,有时晚上还要住在这里,以防野猫来“偷袭”。

严令家门口的电商订单卡(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目前,严令养殖了300多只土鸡,谈到销量,他自信地说:“只要养殖质量高,有多少就能卖多少”。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心,是因为背后有电商平台的支持。在隘口镇,“你有啥,我卖啥”的电商平台标语随处可见,网上卖货早已深入人心。

隘口乡村扶贫产业园(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距离坝芒村6公里的隘口乡村扶贫产业园就是严令口中的“电商”。这座建在大山之间的产业园,占地48.6亩,总建筑面积22500平方米。这里的电商服务中心通过与农户签订订单的方式销售农产品,产品上线多家网络销售平台,2019年实现电商销售金额3200余万元,日均发单1200余单,最高日发单2485单。严令和村民们生产的农产品就是在这里经过设计、包装、品牌推广以及品质把控后销售到全国各地。

  除了直接销售农户的农产品,产业园还开办了电商培训班,聘请专业导师团队免费培训学员,引导学员学成后,从事电商产品销售,实现稳定就业增收。

严令结束当天的工作后准备回家(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在隘口镇,电商的触角已经延伸到村寨院落,“电商+消费扶贫”的模式打开了村民的思路,也在改变着村民的生产方式。严令把这场疫情之后的改变形容为“因祸得福”。他说:“以后我不打算再外出务工了,电商的销售量很大,我想带领身边的村民把土鸡养殖做成产业,和大家一起增收致富。”

  目前,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所得的收入可以占严令家庭总收入的一大半,据他预计,到年底,通过金银花种植和土鸡养殖他可以有10万多元的收入。

市民正在选购农产品(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9月29日,在距离坝芒村将近1000公里之外的广州市,街头巷尾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这里也是严令曾经打工的城市。

  位于荔湾区的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内,前来选购各地农产品的广州市民络绎不绝。这座交易市场于2019年7月建立,目前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等单位组织企业入驻,建设消费扶贫专馆56个,集中展示展销各地3000多家企业的特色产品及相关服务。

工作人员正在重庆馆内直播带货(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重庆馆位于场馆的D区,工作人员彭小梅正在店内直播带货,她正在向网友们推荐来自秀山县的农产品,据她介绍,秀山县的土鸡蛋非常受欢迎,已经在线上销售了一万多份。

顾客用手机记录秀山县扶贫产品展示区(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在重庆馆一角设立的秀山县扶贫产品展示区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琳琅满目的扶贫产品中不乏来自隘口镇的味道。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严令可能不会想到,自己和村民们生产的农产品即将被端上广州市民的餐桌。

  据重庆馆运营部经理杨学介绍,重庆馆有300多个品类,全部产品都有扶贫属性。入驻市场一年来,线上线下销售额达到了1800多万元。

  从山沟沟到大都市,“电商+消费扶贫”的模式打通了地域的限制,让像严令一样的山里人辛勤劳作生产出的农产品走出大山,而作为城市里扶贫产品的消费者,餐桌上的鲜美食材也不仅只是一道农家美味,其中更多了一份爱心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