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8日消息(记者孙冰洁)9月8日上午10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同日下午,钟南山、张伯礼、陈薇三位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来到中国工程院。在中国工程院召开的院士座谈会上,第一时间分享了被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后的感悟及在疫情防控、科学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的经验。

9月8日下午,中国工程院举行学习钟南山、张伯礼、陈薇院士科学精神座谈会,图为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摄)

  钟南山:疫情防控仍是自己接下来的重心

  由于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程中做出杰出贡献,84岁的钟南山荣获“共和国勋章”。“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的公示称,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钟南山“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为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做出了杰出贡献。

  回忆在武汉抗疫时的经历,钟南山称有两点记忆深刻。一是方舱医院的建立,将轻症患者与重症、危重症患者分离开,并且分级诊疗,使得我们很快就控制了疫情。另一方面则是科技在实践中的应用,跟十七年前抗击非典有很大不同。2003年他曾去了三十几个国家讲述中国的抗击非典经验,这次也跟三十几个国家交流,但不仅仅是交流经验,还分享了中国应对突发传染病的机制、下一步的计划、创新的治疗方法等,这些都说明科技转化成果的速度在加快,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也更突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8日上午的讲话中总结了抗疫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钟南山表示,听了总书记的讲话很受鼓舞,抗疫精神在各个领域里都应该得到弘扬,对于院士来说,也要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以他自己为例,在这次疫情中他学习了大数据、AI、5G等相关技术等,并且将其应用在诊疗中,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谈及接下来的工作重点,钟南山称“估计秋冬季节疫情还会继续,但不会有大的暴发。”自己还是要将重心放在疫情防控和应对上,包括药物与疫苗的研发。

  张伯礼:把荣誉珍藏,化为继续奋斗的动力

  “这个奖太重了,其实应该属于所有为抗疫付出甚至牺牲的人们。”

  荣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张伯礼坦言自己的心情一直难以平静。一方面觉得获得了无上光荣,另一方面又觉得忐忑不安。“我们几个人只是代表而已,是42000多驰援武汉的医生,还有武汉市几十万的医务工作者共同战斗才取得了武汉抗疫的胜利。”

  在现场聆听总书记的讲话让他倍受鼓舞,特别是总书记用20个字概括的伟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他认为这是中华民族精神具体生动的体现,有了这种精神,不管遇到疫情还是遇到其他困难,中国人民都有信心战胜。而众志成城同时又尊重科学,是中国人民制胜的法宝。

  “把荣誉珍藏起来,化做一种精神,让我们更加努力的去工作。”张伯礼坦言,接下来他还将为应对秋冬可能出现的第二波疫情防控做好准备,而作为一名医生,长远来看,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健康中国服务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陈薇:抗疫任重而道远

  在武汉战疫的4个月时间里,陈薇院士率领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则让世界再次见证了“中国速度”。2020年3月16日,重组新冠疫苗在武汉启动一期临床试验,这也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冠疫苗。4月12日,疫苗二期临床试验启动,8月11日,疫苗获得国家专利,成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获得专利权的新冠疫苗。目前,该疫苗已经获得俄罗斯和巴基斯坦批准开展三期临床试验。

  被授予国家荣誉称号后,陈薇感到“责任更重了。”她告诉记者,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但从国际上看情况仍不容乐观,感染病例每天还在增加,死亡病例已不容小觑,抗疫还是任重道远。而这次在抗疫过程中暴露的很多短板和不足,也使她有更深的危机感和更重的责任感。

  从自己的本职来说,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陈薇深知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生物安全的重大成果也是国之重器,接下来自己和团队也要始终将科技运用到抗疫中来,投身疫苗研发,直到战胜病毒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