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8日消息(记者王晶)6月开始,全国多地迎高温热浪。伴随气温上升,各地高温津贴也陆续进入发放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疫情影响,今年有关高温补贴的发放更加备受关注。而为了避免高温津贴成为“纸上清凉”,多地出台具体措施,保障其落地。全国总工会也于近日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职工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工会督促用人单位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不得以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充抵高温津贴。

  沪苏浙赣四地津贴最高 海南省发放时长7个月

  6月7日,记者从全国总工会获悉,根据2012年修订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由于我国南北温差较大,对于高温津贴发放的具体方式,全国并未作统一规定,记者梳理发现,多数省份是在6月至8月或9月之间。从发放时长来看,其中海南省的发放时间最长,为4月1日到10月31日,时间跨度长达7个月。

  记者还注意到,目前已有28个省份公布高温津贴标准,其中高温津贴分为按月、按天和按小时发放三类。

  目前来看,按月发放的地区中,高温补贴金额排在前列的省份有上海、江苏、浙江以及江西,其中江西的补贴金额最高,规定高温津贴不能低于300元;浙江和江西则有“室外”“室内”之分,浙江现行的高温津贴标准为室外作业人员300元/月,室内作业人员200元/月;最低的省份,则是广东省,每人每月的标准是150元,每年6月到10月发放,连发5个月,相对其他省份周期较长,发放的月数仅少于海南、重庆。

  而在按天发放的地区中,高温补贴标准最高的是陕西,规定每天高温补贴的金额达到25元。最低的则是贵州和宁夏,规定每天高温补贴的金额达到8元。

  与此同时,同样按天发放高温津贴的天津,发放标准与职工月平均工资挂钩,计算方法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1.75×12%。而在上述28省份中,河北省是按小时发放高温津贴,室外作业工人2元/小时,室内工人1.5元/小时。

  高温津贴谁能领?怎么领?不发怎么办?

  2012年6月,人社部等4部门制定了《办法》,规定了具体的高温津贴制度。《办法》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全国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也介绍,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上高温津贴作为劳动报酬的组成部分,并不是可发可不发的“福利”。此前,人社部也表示,高温补贴是高温环境下劳动者的工资组成部分,是纳入工资总额,需要缴纳个税的。

  为此,不少地方也发文提醒用人单位,发放高温津贴要遵章办事,谨防落入三大误区,即:第一,用绿豆汤等实物冲抵高温津贴;第二,认为职工少数时间在高温下工作,故不发高温津贴;第三,将高温津贴计算在最低工资标准内。

  为此,不少网友关注,到底谁能享受高温津贴?

  据全国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通俗来讲,只要用人单位安排了高温作业,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单位的劳动者,都可依法享受高温津贴。

  也有网友担心,如果单位不发高温津贴怎么办?四川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用人单位在发放高温津贴上违规,劳动者可以向工会寻求帮助。工会组织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改正。用人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组织应当提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监督。

  律师:因高温作业导致中暑  可申请工伤补偿

  据记者了解,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在上述《办法》中规定,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不少网友提出疑问,室内办公有空调,也能收到高温补贴吗?

  北京康达(沈阳)律师事务所刘嘉熙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谈到,如果用人单位不能合理调节好工作场所温度的,需要支付相关津贴。而支付标准会因各省市规定差异有所不同。

  刘嘉熙继续解释道,比如,重庆有关高温补贴发放的规定曾明确,室内工作场所温度在33℃以上35℃以下的,高温补贴按每人每天不低于5元标准发放;35℃以上37℃以下的,按每人每天不低于10元标准发放;37℃以上的,按每人每天不低于15元标准发放。“例如一个每天在办公室吹空调的白领,即使室外高达37℃,而其所在办公室的室内温度为26℃,就不能获得高温补贴。”

  也有网友提问,工作中高温中暑能认定工伤吗?可获赔偿吗?

  刘嘉熙表示,根据国家规定,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业病目录也将物理因素所致中暑列入职业病范畴。根据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主要指工作时的气象条件)及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主要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可诊断为“职业性中暑”。

  刘嘉熙谈到,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也规定常见发生中暑的作业包括高温、强辐射作业等。所以,劳动者如果“职业性中暑”是可以申请工伤的。此外,因高温停工的,也不允许企业降工资。

  不过,今年受疫情冲击等影响,部分小微企业支付高温津贴可能面临实际困难。

  刘嘉熙说,从各地高温补贴的标准来看,实际上标准可以说并不是很高,一般来说集中在6到8月,建议用人单位可以采取灵活办公等方式。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减少因高温引起的工伤现象出现,从另外的角度上来说,也是减少了成本。

  刘嘉熙也提醒劳动者,如果发现自己高温作业应该享受的权益受到侵害,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也可直接拨打12333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