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环境日垃圾分类活动中,家长正在给孩子讲解垃圾分类小常识(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央广网北京6月5日消息(记者张佳琪)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北京全市桶站配置率、垃圾分类指导员覆盖率、家庭厨余日分出量均不断提升。5日上午,记者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看到,市民们正在参与世界环境日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北京市石景山区城市管理委固废科科长侯淼告诉记者,实施垃圾分类一个月以来,五月初到五月中旬是变化比较明显的阶段。以石景山区为例,居民的参与度从实施之前的百分之十几提升到了百分之三、四十。“垃圾分类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但整体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父母与孩子一起参与垃圾分类“小游戏”,引导少年儿童在“玩”中学(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在市民李女士看来,垃圾分类是一种趋势。“现在资源有限,通过垃圾分类可以做到物尽其用,也会减少浪费。孩子们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更为重要,他们可以从小培养习惯,对他和以后的一代代人都会有帮助。”

市民们通过手机小程序参与到垃圾分类的活动中(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自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5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北京市石景山区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各项工作。目前,全区居住区、党政机关单位、学校、医院、宾馆饭店等公共机构、公共场所全部推行垃圾分类,分类投放设施、收运体系已基本实现全区覆盖。

正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的孩子(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侯淼表示,下一阶段,北京市石景山区将继续改善升级各类硬件设施,完善、细化管理制度,在生活垃圾治理的精细化上下功夫,继续倡导“两桶一袋”模式,打造高端、绿色、文明、宜居之区,助力首都环境再上新台阶。

孩子正在完成分类垃圾桶的“拼图游戏”(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