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29日消息(记者王晶)在诸多全国政协委员中,杨佳有些“特别”。

  她是全国政协史上第一位走上大会发言席的盲人委员,也是连续履职13年的“资深委员”,曾提出央视春晚直播添加字幕、让视障考生平等参加高考等诸多建议,均被采纳。

  她着装得体,端庄美丽,出现在会场,一袭浅色西装,一对珍珠耳环,让人印象深刻。两会小组讨论中,别的委员发言时,她常会把脸转过去听。当主持人点到她发言,她说:“组长要求每个发言人都自报姓名,我非常感动。这也是为了方便我。现在每个人报名字,我都能对得上号,觉得非常亲切。”

  15岁上大学,19岁留校,24岁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讲师……29岁前,杨佳的人生一片坦途。但29岁那一年,因患视网膜色素变性,杨佳的视力逐渐变差并最终失明。“失明将我的人生一分为二。29岁之前,我超越别人;29岁之后,超越自我。”37岁时,她考入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成为该校建校以来首位获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并成为迄今为止获哈佛肯尼迪学院“校友成就奖”的中国内地第一人,全球第19人。

  2008年,杨佳当选首届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为这一群体奔走发声,同年她也从学界步入全国政协。今年全国两会上,杨佳带来一份关于在视障人士等群体中推进抗菌纸张的建议。她说:“一个人可以看不见,但不能没有见地;可以没有视野,但不能没有眼界”。

  

  2015年3月11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杨佳在姐姐的引领下走到台前,代表九三学社中央作《点赞正能量厚爱正能量弘扬正能量》大会发言。(央广网发 杨佳姐姐杨毅供图)

  谈无障碍建设

  —— 不仅方便残疾人 更是普惠性的

  记者:提及无障碍,有不少网友最关心的是,您现在身兼数职平时工作会受到影响吗?

  杨佳:没问题的,即使你通过社交软件发文字给我,手机都是可以读出来给我听的。

  但现在回头看,失明最初的日子的确非常艰难。一切从头开始,要像个小孩,在父母的帮助下一步步学穿衣、学吃饭、学走路。大热天,用吸管喝饮料,一低头,吸管戳伤了眼睛,所以现在戴着眼镜。但从不戴墨镜,还想留住跟每个人交流的目光。

  失明这么多年,我就紧紧地握着父亲的手臂坐公交,挤地铁,辗转到教学楼。早上8点我会在教室里准时迎候我的学生,为了不迟到,我跟父亲不到6点就出门了。而上课需要板书,学生不会知道我紧贴黑板的左手,是在悄悄丈量尺寸,还有脚步也是这样帮着丈量尺寸。

  所以,我对无障碍方面的很多呼吁,都是通过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得出的建议,并一步步实现的。

  记者:我注意到您的提案内容涉及范围很广,但似乎更关注无障碍设施建设。

  杨佳:22年前,我当选为第一位来自中国内地的世界盲联文化委员,将盲道和交通红绿灯的国际标准翻译引入国内。很早时,北京的盲道并不发达,如今,北京的无障碍设施水平已经得到了世界认可。我也曾多次前往地铁、机场、剧院等处,亲身体验盲道和其他无障碍设施的状况,并递交了相关提案——《珍爱生命,杜绝“脚下之危”》《央视春晚直播应添加字幕》《让视障考生平等参加高考》等,均被采纳。

  2019年6月12日,在《无障碍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征求意见会上,提到有关无障碍建设计划时,我就讲当时开会的北京会议中心电梯里没有语音播报,当时北京市副市长张家明说,我们一定要把它落实,结果今年就落实了。

  所以无障碍建设我们一直在推,我觉得接下来还要不断加大力度。

  记者:在推动无障碍建设方面,您一直坚持何种理念?是否有利好政策与我们分享? 

  杨佳:以筹办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我又开始参与北京新一轮推动无障碍环境改善的行动。在去年6月12日《无障碍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征求意见会上,我第三个发言,从该方案的名称到盲道“中看不中用”的问题、到电梯应安装语音播报系统等具体内容,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当场被采纳,该方案也因此更名为《北京市进一步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1年行动方案》。

  还有一个好消息,4月28日起,残疾人旅客可在12306网站购买专用火车票,也是我通过全国政协2020年1月16日的“春运通报会”这一平台推动的。

  实际上,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不仅方便残疾人,更是普惠性的,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

  谈特殊人群防疫

  —— “科技助残”更能让残疾人参与自己的事情

  记者:两会期间,您提出在视障人士等群体中推进抗菌纸张的建议,出于怎样的考虑?

  杨佳:疫情期间盲人按摩店暂停营业,安全有序复工面临诸多具体困难,在无障碍标准特别是残障人士利用移动终端和应用程序获取信息、便捷出行、通讯交流等方面都存在着薄弱环节,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建议推动中科院化学所宋延林团队为盲人研发更卫生的“盲文长效抗菌纸”。

  中国视障人士多达1700万,为世界之最。他们主要靠触摸和耳闻获得外界信息,进行阅读、学习。如果他们触摸到被污染的纸张及其制品,就很可能被感染病毒并在接触他人时成为二次传播载体。

  而除了视障人士群体,老年人和学龄前幼童被感染的风险也更大。

  学龄前幼童尚未建立卫生健康意识,面临相似问题,如有用手指边蘸口水边翻书或边吃东西边翻书等不良习惯,极易造成细菌或病毒侵入体内。老年人爱围聚在一起打牌聊天,排解孤独和寂寞,加之患有这样或那样的基础疾病,从而沦为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最大易感群体。

  记者:针对此现象,您有何建议来保障社会公众的安全和健康?

  杨佳:目前,纸张及其制品相关标准中尚无这方面的国家标准。盲文图书的国家标准集中在拼读及点字规格方面,学龄前幼童图书仅原则强调了绿色印刷工艺,均未对纸张抗菌性能进行规定。建议尽快明确纸张及其制品,特别是盲文用纸、学龄前幼童和老年人大字本图书用纸在长效抗菌性能方面的国家标准。

  还要普及长效抗菌功能性纸张及其制品相关知识。充分利用央广等主流媒体和移动新媒体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普及,扩大这类产品的市场应用。如率先在视障教育用书上全面使用长效抗菌盲文纸张印刷;老年人大字本图书、扑克牌和学龄前幼童图书、纸品玩具实现不低于50%的使用率。

  记者: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也同样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您常提及“助残一定得靠科技”。

  杨佳:我常说,残疾人要平等参与社会,科技一定要先行,这份提案也是一个例子,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

  有时,不是人残疾,而是科技“残疾”。有关我们自己的事情应该由我们自己来积极参与,这是现在世界上有关残疾人事业的口号。“科技助残”这个领域现在蓬勃发展,有很多残疾人对此非常感兴趣,参与积极性也很高。

  比如,有很多盲人对现在市场上的手机不满意,他们就自己研发。另外,现在中国使用的两套语音软件,都有残疾人参与开发。

  谈13年履职

  —— 一定要深入调研 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记者:履职13年,一份提案如何立意,往往从哪切入?

  杨佳:每天清晨,收听央广《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每天晚上,用耳“收看”央视《新闻联播》,成了我的“必修课”。我从第一届开始参会,就是全身心地投入,每年都有新的提案提出。作为政协委员,我觉得这么多年最深的感受就是一定要深入调研,你的提案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我提出的建议方向,往往会结合我的经历和兴趣,比如教科文、环保、维权这几个方面,很多提案建议都得到了落实。有的当然要锲而不舍,今年提了没有得到落实,第二年还要“穷追不舍”。全国政协会议是一扇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政协委员肩负的责任很重,我们的提案必须精心打磨,要经得起推敲。

  记者: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和大学教授,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更好地履职?

  杨佳:两者都是为国为民尽责。当然,在众多头衔中,教书育人的教师是我最为珍视的一个身份。但如果两耳不闻窗外事,是绝对当不好政协委员的。

  我觉得一个人要关心社会,正如我5年前的那次全国政协大会发言,“你怎样, 中国便怎样”;“中国怎样, 你才会怎样”。国家好了,人民才会好,而且,这种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才能更强,我觉得两者都是息息相关的,且相辅相成。

  加之,还有榜样的力量,天边有两颗星,那是以我的导师李佩和她的丈夫、“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命名的。当年,为建设新中国,他们举家回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今天,我接过接力棒,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