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3日消息(记者孙冰洁)“五一”假期可以进行小范围旅游吗?随着天气变热,新冠病毒有没有可能被遏制住?如果新冠病毒长期存在,公众应该如何应对?在4月23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近期这些热点问题,来自中科院、中国疾控中心等单位的专家们进行了详细解答。

  “五一假期建议公众就近错峰出游

  “五一”小长假临近,疫情之下如何既满足出行需求又能保护自身安全,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认为,对于大部分近期没有病例报告的地区,出去旅行还是比较安全的,但由于目前每日仍有新增境外输入病例或本土病例,公众仍需保持警惕,要意识到潜在的感染风险,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高危人群,最好不要外出旅游。

  对于有出行计划的人员,冯录召建议,最好就近错峰出游,尽量避开热门景点或者景区的高峰时段,避免在密闭空间内开展一些娱乐项目;如果准备跨地区出游,应该选择近期没有病例报告的地区,并且要提前联系景区,了解当地的防控政策,按要求做好准备,备好必要的口罩、手消毒剂等物品,以备路上使用。

  在出行途中和旅行期间也要做好防护,如果需要外宿,应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宾馆,入住后要开窗通风;旅途中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及时就诊。

  在乘坐交通工具的时候,尽量减少饮食次数,在景区内建议首选外带食品,如果要在餐厅用餐,建议间隔落座或同侧用餐,与其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

  高温是否会遏制住新冠病毒仍有待验证

  随着我国天气逐渐变暖,疫情是否会随着气温升高而逐渐被遏制住?对于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施一从病毒性质和病毒的传播方式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从病毒性质来看,新冠病毒是一种囊膜病毒,相对来说,对温度比较敏感,气温升高不利于病毒存活。但还需要对病毒的传播方式进行分析和思考,不同的病毒,传播方式也不太一样,如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进行传播,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进行传播。“通过空气传播的病毒,相对容易受到气温的影响,所以流感一般在气温较低的冬春季高发,夏季不常见。”施一说。

  根据目前对新冠病毒的研究,其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施一认为,相对来说,这种传播方式受气温的影响会小一些。而且考虑到处于夏秋季的南半球国家,天气虽然比较炎热,但是新冠肺炎疫情依然持续发生。因此最终情况如何,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新冠病毒常态化流行的可能性不大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全球蔓延,关于其何时结束的问题备受关注。在施一看来,“目前中国付出巨大努力,已经有效控制了疫情。但只要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疫情对人类的威胁就不能解除,也很难在短期内结束。”

  关于新冠病毒是否会像流感病毒一样常态化流行,施一表示,有专家认为,这种可能性存在,但发生的概率比较低。因为流感病毒具有高变异性、高传染性的特点,即使本流行季人群对流感免疫,但下一次流感病毒可能发生变异,产生新的毒株,导致再流行。目前尚未发现新冠病毒具有流感病毒这么高的变异性,因此常态化流行的可能性不太大。

  有专家认为,新冠病毒形成季节性流行,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是无论发展趋势如何,事在人为,随着疾病防治技术的发展、有效药物的发现,新冠疫苗的成功研发,必将帮助人类取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至于新冠肺炎是否会变成慢性病的问题,施一表示,专家分析认为,从目前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看,目前所知新冠病毒主要在呼吸道复制,慢性携带不太可能。从其同类的两种冠状病毒,如引起非典和中东呼吸综合症的两种冠状病毒中,尚未观察到感染者持续带毒,而从我国几万名新冠肺炎康复者来看,也未观察到长期带毒的迹象。因此,目前认为个体感染新冠病毒后长期带毒的可能性极小,现阶段也尚未得到证明其慢性化的免疫学和病毒学研究证据。

  疫苗未上市之前 仍要以公共卫生防控措施为主

  如果疫情很难在短期内结束,而疫苗又难以在短期内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对于普通人来说最佳的防护方式是什么?

  施一建议,目前仍旧以公共卫生防控措施为主,主要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公众应该戴好口罩、勤洗手。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做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采取临床治疗的措施。

  施一表示,目前科研人员也在持续对新冠病毒展开深入的科学研究,包括了解病毒的起源和进化,对致病传播机制以及病毒检测技术进行升级和优化,进一步研发疫苗和药物等。“这些知识和技术的突破和积累,将为疫情防控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此外,施一表示,依托中科院微生物所建立的“中国科学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文献共享平台”,汇聚了科研人员有关新冠病毒的研究文献,集成了支撑文献的核酸序列、菌毒种信息、晶体结构等科学数据资源。这一共享平台的开放将为病毒研究和疫情防控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