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15日消息(记者孙冰洁)国家卫健委通报显示,截至4月14日,全国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已达6764例。无症状感染者由于其特殊的隐匿性、症状的主观性,发现相对比较难,也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防控工作提出很大挑战,对此,国家卫健委表示将重点采取五项措施来进行防控。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15日告诉记者,当前发现与识别无症状感染者主要通过五种途径:一是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主动检测;二是在聚集性疫情调查过程中,一旦发现该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且有确诊病例,便会展开对潜在感染人群的主动监测;此外,在追踪传染源的过程中,会对暴露人群进行主动监测;口岸方面,对来自疫情高风险国家地区的入境人员也会进行主动监测;最后,则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结果性筛查来监测发现。

  截至4月14日,通过以上五种途径累计报告的无症状感染者总数为6764例。据贺青华介绍,其中,有1297例在观察期出现了症状,转为确诊病例;有4444例在14天的集中医学观察期后,经过了2次PCR检测呈阴性,又经过14天的医学观察随访确保无恙后,解除了医学观察;剩下的1023例还在医学观察中。

  记者注意到,4月14日,全国本土新增10例确诊病例和54例无症状感染者,为两周以来最高。贺青华认为,这提示我们要继续守好社区、发热门诊、流行病学调查3道防线,推进公共场所科学精准防控,堵住可能导致疫情反弹的漏洞。

  事实上,国家卫健委自1月28日就将无症状感染者纳入第三版防控方案中,将其作为重点管控对象之一,采取统一行动进行管理。这一统一行动包括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的2小时内要报告,24小时内完成无症状感染者的个案流行病学调查,以尽早发现潜在的密切接触者,将其跟无症状感染者同样采取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如果在观察期间发现了症状,要马上转运到定点医疗机构,按照确诊病人进行治疗。

  从4月1日开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又建立了日报告制度,对每天新报告的无症状感染者病例、转归情况、管理的情况向社会公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加强了与世界卫生组织的交流和沟通,对我国的发布形式、机制进行沟通。”贺青华说。

  除上述两种措施外,贺青华告诉记者,为进一步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报告和管理工作,4月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又印发了无症状感染者管理规范,要求各地对本行政区域的无症状感染者相关信息进行公布。这些无症状感染者在14天隔离期满以后,要经过2次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的才能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解除后还要求这些无症状感染者继续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并进行随访。

  第四项措施是进一步加大了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筛查力度,将筛查范围扩大至已发现的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同时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开展强化监测,最大程度的发现可能存在的无症状感染者。

  最后,则是组织专家团队在9个省市同步开展无症状感染者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了解其传播特点,流行病学特点以及致病规律,为完善防控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降低可能的传染风险。贺青华透露,目前,湖北的工作已经在全面开展。

  “通过这五个方面的措施对无症状感染者进行管控,实践证明是有效的。”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