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日消息(记者孙冰洁)4月1日起,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从全国试运行切换调整为正式运行。这意味着我国地面气象观测告别人工观测,迈入全面自动化的新时代。

  地面气象观测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依据。曾经,老一辈气象观测员靠笔、纸、电报机这“老三样”启动了中国气象事业,时至今日看到地面气象观测实现全面自动化,50后、70后与90后气象员们共同见证了这条日益通畅的“气象风云路”。

  50、60后:艰苦岁月里不灭激情

  新疆红柳河乍听起来似乎是个美丽的地名,然而实际上却是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漠。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的红柳河气象站是国家一类艰苦站,1958年出生的地面观测员王新镇,曾在这里工作了20多年。

  1979年,王新镇调往红柳河气象站工作。当时条件艰苦,物资匮乏。1987年站里正式通电之前的8年中,整个气象站仅有一台汽油发电机,且仅在发报时才能使用。其他时候值班、读数据都要用煤油灯。

  那时的煤油也很少,为了节省,工作人员们在其中混了些便宜的柴油一起点,但混合之后的味道十分呛人,熏得人直流眼泪,因为夏天戈壁滩上的野蚊子太过“凶猛”,还不能开门;到了冬天,戈壁滩天寒地冻,值班人员基本都穿着军大衣,也不敢开窗。

  “一个班值下来,整个脸就跟矿工出窑一样,黑黢黢的。”王新镇回忆道。

  尽管条件艰苦,但如今回忆起来,王新镇忆起更多的都是峥嵘岁月里建立起的“革命友谊”以及家人间的亲情。那是全站职工战胜困难、增强信心的动力与后盾。

  1961年生的高继才,从1978年至今,一直在山东省泰山气象站从事地面观测工作。

  刚到泰山气象站之初,山上不通公路,工作器材和生活用品都要靠大家肩挑背扛,一趟至少也得五六个小时。高继才笑言自己不但是观测员,还是“挑山工”,每次负重上山后等待他的都是二十多天与世隔绝的日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没有网络,气象站有台只能收到两个频道的小电视,在当时已经是很像样的娱乐设施了。一台小电视和一副纸牌,填补了高继才不多的闲暇时光。

  当时的气象观测员在值班期间,往往二十四小时不敢合眼,生怕一迷糊就错过发报。“大家靠怀表掌握时间,脑子里时刻绷着一根弦。”他回忆,当时每天要7次绘图报、24次航空报,还有不定时的危险报、重要报,每份都不能迟发。时间久了,多梦变成了观测员的“职业病”。在梦里,冬日的大风和夏天的雷电常常是主角。 

2012年,泰山气象站,观测员高继才在进行降水量观测(中国气象局供图)

  明年,高继才将退休,在退休前一年亲眼见证地面观测实现自动化。让他觉得十分幸运:“自动观测是件解放人力的大好事,以后观测员能腾出手做更多事,也能兼顾工作和家庭,不必像我们这代泰山气象人一样感到对家庭有些亏欠。”

  70后:从人工观测到半自动化

  现任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气象局业务科副科长的王本质,于1995年至2008年在湘西古丈国家一般气象站从事地面观测业务工作,2008年12月调入吉首国家基准气候站。

  他还记得1995年刚参加工作时,一走进古丈气象站,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砖混结构的老房子,办公室冬冷夏热,只有一台老式风扇。桌上的玻璃板下压着各种业务规定和发报规则,纸片已经有些发黄,上面孤零零地摆放着一台发报机,而观测场里的气象设备更是简陋。

  在这里,他和几个观测员一待就是13年。

上世纪90年代,观测员读取地温表的数据(中国气象局供图)

  如今再回想,他仍觉得那段岁月有些“漫长”。观测、发报全靠人工完成。各种气象要素、一个个密密麻麻的数字全需要人工抄录,每一份厚厚的报表都集合了抄录员、校对员、预审员的心血。   

  变化发生在2007年,台站开始建设自动气象站。当一件件新设备运进来、安装好,数据被自动采集、读取出来的时候,王本质很是惊喜。虽然当时只是半自动化,但同事们都很高兴,从来没有想到坐在办公室就能够看到气象数据,“我们充满着希望,期盼实现全面自动化的那一天”。 他说。

  从人工观测、半自动化一路走来,与观测结缘的第25年,王本质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他相信告别了人工观测的岁月,在无数气象人的不懈努力下,必将拥抱自动化观测的光明未来。

  90后:期待更智能化观测的未来

  在雄安新区容城县气象局从事地面观测业务的于丁是一名“90后”。

  三年前的4月1日,雄安新区横空出世。2020年4月1日,雄安新区设立三周年,也是在这一天,我国地面气象观测实现全面自动化。

  于丁觉得参加工作的这三年,也是气象建设发展最迅速的三年,一个个以前从未见过的气象设备接踵而来。刚学会测量室内气压,自动化了;刚熟悉掌握各种云类,自动化了。紧接着,冬季降水、能见度、天气现象,都实现了自动化观测……“卦天气象”“观测通”等智能识别新科技、“观云识天”人机对抗打开了气象认知新格局。

  他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地面观测全面自动化,让他充满期待。“这不是人工观测的终结,而是智慧融入气象科技发展新时代的开始。”

  随着雄安新区“未来站”的建设,智慧气象示范、气象科技创新引领、气象服务数据融入新区数字城市建设等,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齐装上阵。届时人们走在路上,身边将充斥着无所不见的气象感知数据。

  “把握住每一次转变,期待更智能化观测的未来,期待硬核’智慧气象’向着我们奔来!”于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