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0日消息(记者孙冰洁)2月19日,国家卫健委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和第五版相比,新版诊疗方案在抗病毒治疗、确诊病例诊断方法、临床用药以及出院病人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兼肝病中心主任王贵强告诉记者,为进一步加强新冠病毒肺炎的诊断和救治,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对前期的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尤其对治愈病例、死亡病例的研判提炼出来一些可行的治疗策略和治疗方法,所以对诊疗方案进行了更新,希望通过本次更新提高诊断能力与救治水平,进一步降低病死率。

  据王贵强介绍,在新版诊疗方案中,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变化,一个是关于新冠肺炎传播途径的问题,对于近期十分受关注的气溶胶传播,试行第六版诊疗方案中明确“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中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也就是说气溶胶传播风险是有限定条件的,不是一般情况下都可以传播,这一点非常重要。”王贵强说。

  记者注意到,在对确诊病例的核酸检测方面也有一些调整,第五版中为“上呼吸道标本或者血液标本核酸检测阳性”,新版诊疗方案把上呼吸道和血液标本去掉。“如果使用粪便标本,若大便标本呈现阳性也可以做出诊断。”王贵强认为,这一点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核酸检测的敏感性,使得诊断结果更加准确。

  在新冠肺炎的诊断标准中,如何把重症患者遴选出来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新版诊疗方案除了在第五版的三条外增加了一条,即“24小时到48小时肺部影像学快速进展大于50%的情况要按照重症病例进行管理”。在王贵强看来,这意味着对患者的治疗将更积极,目的还是进一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此外,新版诊疗方案还有一个重大变化是取消了临床诊断病例。对此,王贵强称,临床诊断病例出现的背景是当时武汉地区有大量病人集中发病,导致核酸检测不能及时地满足临床需求,致使病人迟迟不能确诊,导致一部分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救治。为解决诊断和救治的矛盾,遂在湖北地区出台了临床诊断病例标准,目的是使疑似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降低病死率。鉴于目前湖北地区的情况已经发生改变,核酸检测能力大大提升,积压的需要核酸检测的患者现在已经检测完毕,目前的检测能力可实现对所有的疑似病例或者未确诊病例快速进行核酸检测。结合这种情况,经过专家组讨论取消了临床诊断病例的标准。

  取消了临床诊断病例是否会使目前的确诊病例数发生较大变化?王贵强认为,由于检测能力提升,可以快速甄别疑似病例,一部分解除观察,一部分进行确诊,因此确诊病例整体数字上不会有大的波动。

  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重压下,寻找“特效药”也一直是专家攻坚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进度也牵动着无数人心。新版诊疗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恢复期血浆在临床救治中的价值,明确推荐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可以使用恢复期患者的血浆进行治疗。在临床救治方面,方案中提到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采用血液净化方式进行治疗,包括血浆置换、滤过、灌流等,来清除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降低病死率。

  指南中还进一步强调了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价值,指出无论是轻型病例、重型病例还是恢复期病人都可以采用中医中药进行针对性治疗,其中清肺排毒汤已明确纳入诊疗方案中。

  最后是在出院病人的管理上,王贵强指出,患者出院以后健康情况如何、有没有复发风险、有没有传播风险、有没有后遗症等,都需要进一步研讨。因此,新版诊疗方案增加了患者出院后的管理。希望在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指尖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与对接机制,病人出院以后,建议对其进行两周的监测随访,定期量体温。同时也建议出院病人在家中也要戴好口罩,最好单人一个房间隔离,注意手卫生、实行分餐等。“这些病人抵抗力比较弱,容易感染,现在也是流感季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建议他们出院两周到四周后到医院做随访,根据情况再进行核酸检测等。”王贵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