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18日消息(记者王启慧 通讯员艾诺依)与许多警医家庭相比,乘警杨爽和医生妻子修崇林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有着更多的感触。17年前,夫妻俩就共同奋战在抗击“非典”的一线。17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小两口”已经变成“老两口”。夫妻俩再次出征,义无反顾地冲到战“疫”最前沿,回到当年并肩作战的岁月。

  记忆中散不去的消毒水味

  今年48岁的杨爽是北京铁路公安处张家口乘警大队的一名乘警。2003年,为了抗击席卷全国的“非典”疫情,北京铁路局要求铁路医院医护人员随车防疫,身为张家口铁路医院耳鼻喉科医生修崇林第一时间加入到随车医生队伍当中。为了相互促进工作,张家口乘警大队专门把杨爽夫妻安排在同一包乘组。

  杨爽和同事在列车上工作(央广网发 北京铁路公安处供图)

  列车上的工作并不简单。一次,车上出现发热旅客,修崇林先对旅客进行测量体温、观察状态,杨爽同步了解情况、核查旅客信息进行登记,根据疫情处置预案移交至车站。“当时没什么防疫经验,都是一边做、一边摸索。”回想起当年的情形,杨爽依然不能忘记和妻子满身的消毒水味。

  那时,夫妻俩所在的k1363次列车往返于北京西和成都,需要四天的时间。家中孩子还不到两岁,只能托付到老人那里,回家后两人再自行隔离。面对“非典”疫情,夫妻俩冒着随时可能被感染的危险不畏生死,冲锋在前,成为了流传在同事间的一段佳话。

  17年不曾改变的信念

  如今,杨爽和修崇林都已成为单位中的顶梁柱。腊月二十九,杨爽还在岗位上忙碌着,还没来得及和妻子当面说一句新年快乐,就接到命令前往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妻子修崇林也被紧急召回单位。

  疫情发生后,张家口乘警大队全体干警向队里递交请战书(央广网发 北京铁路公安处供图)

  2月15日,北京下起了大雪,杨爽登上他值乘的张家口到石家庄北的列车,这趟夜车从晚上21点10分出发至第二天早上10点到站,近13个小时。由于疫情,车上旅客不是很多,但他还是像往常一样,把18节车厢仔细巡查一遍,提示旅客做好防护,认真登记上车旅客身份信息。

  修崇林正在工作(央广网发 北京铁路公安处供图)

  在杨爽工作的同时,修崇林和同事们肩上的担子也异常沉重。值班频次高、工作强度大,但她始终认真细致并时常开导身边同事的情绪。

  杨爽夫妻坚信,17年前能携手一起战胜非典,这一次也能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明白此时此刻对方身上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只要国家需要我们,我们就要站出来。”杨爽说,“这是我们两口子最珍贵的记忆。”

  这份勇气是夫妻俩的“勋章”

  当年那个不到两岁、嗷嗷待哺的儿子,如今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在疫情期间主动承担起做家务、照顾家中老人的责任,成为杨爽夫妻的坚强后盾。

  修崇林和儿子的聊天记录(央广网发 受访者本人供图)

  每年春节都会收到压岁钱的小杨,今年春节成了给父母“发红包”的人,以此表达对父母的崇敬。修崇林把聊天记录截了图,一直保存在自己的手机里,每当疲惫的时候,都会拿出来看一看。

  由于工作繁忙,夫妻二人对家庭颇多愧疚,但家人的支持和理解给予了他们更多前行的力量。

  悠悠十七载,容颜有变,初心未改。虽然还未携手走过祖国的万水千山,但他们是共历磨难、在困难时给予对方温暖和力量的夫妻。杨爽相信,疫情终将被战胜,而为人民而战、与疫情对决的“逆行”勇气会成为夫妻俩永远闪耀的勋章,也将成为下一代不断拼搏向上的精神坐标。

  “等疫情结束,我们全家再一起包饺子!”一家三口通过微信视频时,留下了这份期许与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