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8日消息(记者孙冰洁)小区发现了确诊病人怎么办?在定点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会不会将病毒带回家?口罩能不能用酒精消毒?针对公众近期关注的这些热点问题,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8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进行了回应。

  小区有确诊病例怎么办?

  有的居民听说自己小区里有了确诊病例,或者楼里有隔离的病例就很恐慌,不知道传染的风险有多大。

  冯录召表示,事实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被确诊之后都会到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也会按照有关要求进行隔离医学观察。确诊病例的家庭以及小区的公共区域都将进行清洁消毒,所以作为小区居民,无需过度恐慌,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无论小区是否有病例,如果不注意防范,都会有感染的风险。所以公众在坐电梯,或者走步梯时都要戴口罩,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每天打开一段时间让空气充分交换。尽可能避免用手触摸楼梯扶手、电梯按钮、小区公共设施物体表面。出门后一定不要用手触摸自己的眼睛、嘴巴、鼻子,要尽快洗手。

  定点医院的医护人员会不会将病毒带回来?

  有些人担心医护人员在定点医院诊疗护理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乘坐交通工具或者回家时会不会把病毒带出来。

  对此,冯录召表示,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医护人员,即使是在隔离病房接触患者,都会按照严格的要求,经过科学防护才进入病房开展工作,经过正确的消毒防护措施和防护手段,医务人员在离开病房和医院时都是不会携带病毒的,大家可以放心。

  粪口传播需注意 但仍有待验证

  关于近期大家关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粪口传播的问题,冯录召表示,目前来看,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所谓的粪口传播,通俗来讲指的是如果患者粪便污染了食品、水,通过进入人体消化道而感染,病从口入。粪口传播在传染病里面并不少见,比如手足口病、霍乱都是粪口传播的传染病。

  近期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研究,在部分省份报告的确诊病例的粪便标本检测到病毒核酸阳性,提示新冠肺炎有粪口传播的可能性,但是现在还不能确定能不能通过进食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而引起感染或传播。但是当前防控工作已经充分考虑了粪口传播途径的风险,在国家卫健委2月6日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中已经对实验室的检测、密切接触者的管理、特定人群的防护和特定场所的消毒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要求。

  下一步专家组还将继续加强研究,明确新型冠状病毒会不会通过进食受病毒污染的食物引起感染。对于公众来讲,尤其是对于餐饮从业人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后、接触容易污染的物品后要洗手,这也是我们防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一次性口罩用完能不能用医用酒精喷洒进行消毒再重复使用?

  关于口罩的问题,冯录召建议,普通居民在风险比较小的地方使用一次性口罩,在保障口罩清洁、结构完整,尤其是内层不受污染的情况下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每次使用之后都应该放在房间比较洁净、干燥通风的地方。另外,喷洒消毒剂,包括医用酒精,会使防护效率降低,所以不宜采用酒精喷洒的方式给口罩消毒。

  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口罩的使用时长和减少更换频率,一般来说,如果口罩没有明显的脏污、变形,可以不必每四小时一换,但是如果出现了脏污、变形、损坏、有异味时,需要及时更换。